守「蝟」之戰 從飼養觀念開始做起

守「蝟」之戰 從飼養觀念開始做起 | 華視新聞

黃品瑄、秦于琁/台北市報導】刺蝟為什麼會流浪?對大眾來說,可能因為刺蝟看起來可愛就想飼養,但在沒有充足飼養知識的情況下,遇到飼養問題或疾病無法解決,就會將刺蝟丟棄。台灣刺蝟照護推廣協會致力於救援有嚴重

不再讓刺蝟流浪 飼養前先了解生活習性

「刺蝟為什麼會被丟棄? 」二〇一五年刺蝟在台灣算是「特寵」,因為刺蝟是外來種,外來種就是台灣本土沒有而從外國引進台灣的寵物。因為刺蝟小巧可愛,讓許多人想要購買回家飼養,有些商人也看準了特寵的商機,刻意讓刺蝟繁殖,再銷售這些繁殖的刺蝟,但也因刺蝟非本土動物的關係,對刺蝟的習性來說,要適應台灣環境,其實有許多的問題要考量。黃士玲納悶的是,飼主都已經願意花錢飼養,為什麼還會想將刺蝟棄養?經過了解後,她發現原來是因為除了飲食外,刺蝟的生活習慣也很難照顧。「刺蝟是獨居動物,除了交配外,刺蝟並不喜歡和同伴在一起」黃士玲強調,若不是只養一隻刺蝟,就要「一隻一籠」,分籠飼養才不會讓牠們打架受傷。

「刺蝟其實很好養,但要養得好卻有很難。」黃士玲説,其實刺蝟的需求很簡單,因為刺蝟是喜歡跑步的動物,所以刺蝟基本的飼養箱除了被子和吃飯喝水的小碟子外,黃士玲認為滾輪也是必要的條件。黃士玲也強調,台北市動保處規定了刺蝟最低寄養空間的最少必須一千六百平方公分,因為寄養是短期,於是空間較小,協會認為若是長期飼養刺蝟的話,空間必須大於三千六百平方公分,才是一隻刺蝟足夠的生活空間,也不會造成牠們的精神壓力。除此之外,黃士玲也說,「因為台灣的天氣過度炎熱,其實不太適合養刺蝟」,刺蝟適合生活的溫度及濕度,其實比較像冷氣房的溫度,所以飼主要避免讓刺蝟在大太陽下或是過度悶熱、潮濕的地方。

刺蝟生活空間的需求其實很簡單。 攝影/黃品瑄

另外,刺蝟也是夜行性的動物,牠們在夜晚才會出來活動,像是跑滾輪、吃飯、抓被子和用鼻子頂自己吃飯的碗,發出很大的聲響等等,這卻會干擾淺眠飼主的睡眠。曾經有協會志工家裏飼養的刺蝟,在半夜「開派對」,一直頂飯碗發出巨大的聲響,讓志工的母親緊張到懷疑是不是家裡遭了小偷。也因為夜行性的關係,白天是刺蝟休息的時間,要讓牠們睡眠才不會影響肝臟的健康。黃士玲也說,因為刺蝟容易被蟲寄生,所以帶刺蝟出門散步的話,讓牠們在柏油或水泥地奔跑就好,要盡量避開有許多蟲的泥土和草地。黃士玲希望大眾若要養刺蝟,就必須評估是否能夠包容牠的生活習性,不要等飼養後覺得無法接受,就一心一意的想將刺蝟拋棄。

刺蝟可以吃什麼

由於台灣沒有進專門給刺蝟的飼料,刺蝟的營養來源,主要是吃貓狗的飼料和主食罐頭,「其實也可以用新鮮蔬果和肉,自己製作刺蝟的食物的食材,但要特別注意營養的均衡,刺蝟很容易因為營養不良而生病。」、「酸辣等刺激性的食物都不可以。」黃士玲特別叮嚀,照顧刺蝟要注意對貓狗有害的飲食,像是酪梨、洋蔥和葡萄等等,會對貓狗產生慢性毒素的食物,刺蝟也都不能食用。也因為刺蝟的嘴巴很小,餵飼料要記得將食物磨碎,大概是綠豆或米粒的大小,這樣對刺蝟的牙齒比較好。「你在幫自己刷牙的時候,也要想到要幫你的刺蝟刷牙!」黃士玲説,刺蝟和人一樣只會換兩次牙,乳牙在兩個月時就會脫落了,於是要在飯後記得幫刺蝟刷牙,才不會讓刺蝟蛀牙、發炎,引起牙周病,避免刺蝟牙齒脫落,無法進食。

刺蝟是喜歡跑步的動物,滾輪是讓刺蝟運動、休閒的工具。 製圖/黃品瑄

協會救援SOP 飼料對刺蝟腎臟的影響

因為協會資金不足的緣故,協會會優先救援那些有嚴重受傷和有嚴重疾病的刺蝟,在有民眾或收容所通報有刺蝟受傷時,黃士玲都會要求他們先評估刺蝟的活動力和觀察刺蝟是否有外傷,「主要是要看牠們還能不能炸刺」,炸刺就是當刺蝟遇到危險時,會釋放全身的能量讓刺突出,是刺蝟保護自己的方式。黃士玲説,刺蝟要炸刺必須耗費很大的力氣,全身的肌肉都要緊繃,於是如果刺蝟還可以炸刺保護自己,表示刺蝟沒有那麼虛弱,生理上還是有一定程度的穩定。

黃士玲說,那些無法炸刺、無法進食也失去活動力的刺蝟被協會收容後,會優先送醫,若是僅有外傷的刺蝟,則會直接帶回協會的收容中心做清潔,除了要清潔乾淨外,也是為了將寄生蟲驅除,避免感染收容中心的其他刺蝟。剛帶回來收容中心的刺蝟,協會除了會協助基本的清潔與清創外,最重要的程序是血檢,「我們一定會做血檢,因為血檢是在觀察刺蝟的內部是不是正在發炎,腎臟或肝臟有沒有受損。」評估完刺蝟的身體狀況後,協會才能夠針對每隻刺蝟的問題去做後續的照護,像是打點滴、餵藥等。

幫刺蝟打點滴時,刺蝟常常會亂跑,但也會因此忘記疼痛。 攝影/黃品瑄

「除了營養不良引起的貧血外,刺蝟常見的疾病是腎衰竭」,因為刺蝟是耐旱的動物,所以牠們不愛喝水,而台灣的寵物飼料又太鹹,常常造成刺蝟腎臟的負擔,「如果是從繁殖場出來的就更嚴重了」,黃士玲説,繁殖場會為了便宜而提供廉價的飼料給刺蝟,有很多從繁殖場出來的刺蝟,腎指數都飆高,而刺蝟又不愛喝水的話,就會造成嚴重的腎臟受損。

「我們接進來的刺蝟有八、九成都是腎衰竭。」黃士玲説,為了不讓刺蝟貧血,我們會提供好一點的飼料,避免營養不良,而針對腎衰,我們能做的就是強迫牠們喝水,並定期的餵保護腎臟的中藥和打點滴。「我們走了一隻刺蝟,叫十七號。」十七號被送來協會時已經嚴重腎衰竭,只剩一邊的腎臟還有用,醫生就告訴黃士玲,要每天打造血針、打皮下注射也要每天吃藥,「但腎衰竭的刺蝟會不斷嘔吐,吃什麼吐什麼。」所以十七號也很難進食,雖然慶幸的是吐完後還是會跑來跑去,但營養還是不足,慶幸的是後來十七號是在睡夢中安穩地離開了世界。

協會面臨的困難 刺蝟在台灣的現況

協會目前的資金及人力不足,但因協會是全國性通報的,於是救援刺蝟的個案是來自全國,所以在中部及南部尚未有協會據點的情況下,人力和刺蝟的接送就成了很大的問題。但黃士玲說,協會面臨最大的問題還是來自於「人」,許多人會認為有個協會願意為刺蝟發聲很好,就開始將刺蝟往協會送,常常有民眾説,「刺蝟不能養了」、「刺蝟生重病了」,就將刺蝟丟給協會,甚至有些被拋棄的刺蝟是來自繁殖場。黃士玲表示,協會成立的目的並不是在於純收容,「繁殖場業者在斂財,那刺蝟他不要了,就想丟給公益團體收容。」黃士玲説,公益團體的資金是來自社會大眾的捐贈,若協會收容了出於繁殖業者的刺蝟,那等於是全民在替繁殖場買單。

有些民眾覺得刺蝟在寵物店很可憐,就會將刺蝟買下來,但卻把刺蝟送給協會,黃士玲表示,這其實會讓協會很困擾,「因為還有許多需要被救援的刺蝟」,在協會能力無法負擔的情況下,協會僅能提供民眾一些飼料或替民眾發布認養文,而不會將寵物店購買來的刺蝟留在協會。對協會來說,救援刺蝟固然重要,但也只能做能力所及的事情,希望大眾也能互相諒解、希望有更多領養者幫忙照顧刺蝟。針對這些問題,黃士玲認為除了刺蝟之外,任何動保的觀念都需要從「人的教育」著手執行。

協會救援收容的刺蝟摩斯。 攝影/黃品瑄

協會的未來展望 人類責任心的重要性

未來除了持續救援外,也希望全國通報流浪刺蝟可以持續運行,於是希望台灣北中南都能成立收容中心,目前協會志工人數僅有九位,而志工皆是兼職來協助救援刺蝟,於是協會也想招募更多志工,替流浪刺蝟療傷。「其實希望做到最後,未來能讓協會解散,讓台灣不再有流浪刺蝟。」黃士玲説,刺蝟是外來種,街上會有刺蝟都是因為被丟棄的,而因為台灣是海島國家,這些刺蝟其實都是近親繁殖的後代,所以未來刺蝟會越來越難養,因為疾病會導致健康問題會更加受到影響。

「責任心最大。」黃士玲説,一但決定要養動物了,不管領養也好,購買也罷,就請付出滿分的責任心和耐心去對待牠,不要輕易將牠拋棄。台灣的棄養問題之所以嚴重,一部分是政府法規的強制力不足,黃士玲認為,政府雖制定了動保法,但內容卻沒有足夠清楚,像是動保法說明不能不當飼養,卻沒有舉例出何謂不當飼養,這樣反倒沒有實際的約束力。「放手讓動物自由,也是一種愛。」黃士玲説,其實還是不鼓勵大眾覺得動物可愛就要養,人類影響了動物的生態平衡,其實也對動物很不好,大眾可以選擇對動物有愛、可以默默地陪伴,但不要執著、刻意的想去擁有牠。

協會救援收容的刺蝟摩斯。 攝影/黃品瑄

採訪側記

採訪的時候,理事長和志工的很友善,看得出來是很疼愛刺蝟的,協會內有八隻受傷的刺蝟,有眼睛受傷也有不方便行動的,卻大多是腎衰竭。協會志工也有示範如何幫刺蝟打點滴,在打點滴時刺蝟會插著針筒跑來跑去,這樣刺蝟就會忘記自己在打針,這是我覺得有趣的一件事情。協會極力推廣教育人類如何飼養刺蝟的觀念,因為人正是讓刺蝟流離失所的主因,希望大眾未來可以更珍惜生命,做好應有責任心。


守「蝟」之戰 從飼養觀念開始做起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