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FU」餐廳化身文史中心 找回舊城記憶

「有FU」餐廳化身文史中心 找回舊城記憶 | 華視新聞

歐洵甫、王勖叡  / 高雄市

有FU社區文化飲食空間的創辦人吳致萱和陳怡妏,藉由發行充滿溫度的《漫遊左營文化誌》、舉辦地方攝影展和舊城遊覽,找回大家對於舊左營的共同記憶。同時,他們利用餐廳多餘的空間,舉辦爬蟲營和長照論壇等社區活動,讓有FU成為福山社區學生或居民彼此交流的場所。

有FU創辦人吳致萱(左)和陳怡妏(右)。圖片提供/有FU社區文化飲食空間

從大學博幼社到左營福山社區

追溯到創辦人吳致萱和陳怡妏的大學時代,他們以前都是基隆海洋大學博幼社的成員,很常去偏鄉和原住民部落的小學辦營隊。吳致萱說:「心裡有一種使命感,會想要為了別人做一點什麼事。」這些從事公益服務的經驗,在他們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大學畢業後,吳致萱曾到英國攻讀研究所一年,回台灣後擔任過幾次短期翻譯,並在第三次接案時決定要透過創業來實踐這樣的理想。

最後吳致萱和陳怡妏決定將這樣的精神,栽種高雄市左營區。吳致萱說,自己雖然是台中人,但因為十多年前曾在左營海軍基地服役,所以這裡對他來說,其實是有感情的。而左營原本就是陳怡妏的故鄉,福山社區的新莊高中更是她的母校。因此他們認為,要將大學時代的服務熱忱投入社區,必須要從兩人共同熟悉的地方開始。

推廣左營文史、建立在地認同

《漫遊左營文化誌》的字裡行間,都說著舊左營的故事。攝影/歐洵甫

「左營文史推廣」不但是有FU名片上印有的字樣,也是吳致萱和陳怡妏努力實踐的目標。他們發現店址所在的新左營居民,對於上一代故鄉的左營舊城區十分陌生。陳怡妏說,這裡的居民很多都和她一樣,是舊左營區的二、三代,「大家搬了來這裡有一段時間了,對自己的故鄉卻漸漸開始陌生,所以我們希望可以透過社區空間,帶大家往回做串聯、做延伸。」

吳致萱總是戲稱自己是「左營一人觀光局」,因為店內供大眾免費索取的《漫遊左營文化誌》,從拍攝、撰文、排版到印刷都由他自己來。他說,雖然自己不是左營當地人,但他會延續英國留學、擔任翻譯時的習慣,「不管我人移動到哪裡,我本來就會關心當地相關的事情。」

《漫遊左營文化誌》目前總共有三期,每期選定不同主題。如第二期的《蓮潭紀事》,吳致萱以「一個同時能夠供應居民、旅人,甚至是香客的地方」來形容已有三百年歷史的蓮池潭。而左營眾多舊城古厝中富有設計感的鐵窗花,則在第三期的《舊城老窗》粉墨登場,吳致萱除了敘述鐵窗花的由來,也以「趁著過年大掃除時為鐵窗花除銹並重新塗上紅丹漆」勾勒出左營老一輩年輕時的記憶。未來《漫遊左營文化誌》也將會持續發行新期數。

吳致萱和陳怡妏曾在店內的「有藝室」藝文空間舉辦「左營舊城風華攝影聯展」。讓原本安靜的照片,像有了自主意識般,對人們傾訴著舊左營的生活、巷弄、食物和因都市化而消逝的建築。他們也不定期發起遊覽活動,帶民眾實地走訪左營的歷史古蹟。二O一九年五月,吳致萱和陳怡妏就曾帶著高雄韓國學校的教師們去現場,來一場「舊左營小旅行」。

巷子裡的古厝,何時會被怪手拆除?圖片提供/吳致萱(舊城風華攝影聯展)

人際交流中誕生的社區活動

除了左營文史的推廣,吳致萱和陳怡妏還非常重視顧客之間的互動。他們說,之所以會提供餐飲服務,是想讓不同族群的人為了吃飯來到這裡,就像舊時「鄰居」的概念般,在同個空間相處久了,自然產生「交集」。他們說,這些社區活動的靈感,都是他們把握和客人每一次對話的機會得來的。

原是附近社區高中學生的黃唯哲,就讀中興大學昆蟲系,非常熱愛爬蟲類,養了蛇、烏龜和蜥蜴,自身又有導覽解說的經驗。他趁著暑假返鄉,向有FU提出自己的構想,吳致萱和陳怡妏則在網路上幫他宣傳,終於在二O一九年七月成功舉辦「生物狂人來聊聊×奇異寵物show」,吸引許多家長帶著小孩參加。不只圓了黃唯哲的營隊夢,還讓參加者有機會接觸印象中可怕的冷血動物。「長照輕鬆聊 — — 社區微型論壇」,吳致萱和陳怡妏邀請醫院社工師與銀髮產業規劃的經營顧問,零距離地和社區居民討論長照2.0的議題,補足大眾的專業知識。

黃唯哲的爬蟲營,吸引小孩好奇的眼眸。圖片提供/有FU社區文化飲食空間

客人回饋成為最大動力

「很多人以為我們是補習班或是教會相關機構。」回想創業之初,吳致萱和陳怡妏對著彼此笑了一下。他們說,除了被誤會,也曾被質疑沒有專業背景,怎麼能夠從事社區和文史相關的事。這些外界懷疑的眼光和入不敷出的營運狀況確實讓他們在一開始感到灰心。

然而,隨著時間推進,客人的回饋又讓吳致萱和陳怡妏看見曙光。「現在終於有扎根的感覺」,他們笑著說:「後來大家知道我們有在做事後,原本持保守和觀望態度的人會反過來找我們。」

有FU在今年五月即將邁入第五周年,吳致萱和陳怡妏說,他們未來將會持續推廣左營文史和創造更多連結,用時間將有FU打造為一座社區生活記憶的城堡。

採訪側記:

採訪的前一天,我就已經先去有FU和老闆以及闆娘聊天,一方面想要更了解他們在做的事,一方面觀察他們與客人的互動。經過採訪和觀察的結果,發現老闆和闆娘真的把學生和社區居民當成好朋友、好鄰居。許多人認為有FU是一間特別的餐廳,但老闆和闆娘說,若用營業的角度來看,當然很特別,但他們認為,透過飲食空間的方式和其他人建立關係,應該如生活一樣平凡。

延伸閱讀:

咖啡結合心理專業 「喘息」者的一方天地

童心圓烘焙坊 「小店阿姨」助社區青年築夢

唭投郎說故事 守護打石文化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有FU」餐廳化身文史中心 找回舊城記憶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