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廣進勝紙傘 創新登上蔡依林MV

美濃廣進勝紙傘 創新登上蔡依林MV | 華視新聞

林襄琦、唐雅淇  / 高雄市

廣進勝第二代接班人 — — 林榮君,在從小耳濡目染下學會如何製傘,但是年輕時認為製傘太辛苦,所以沒有接手家業。不過在美濃當地耆老和文人不斷鼓勵和勸進,林榮君和妻子吳劍瑛決定繼續延續手工製傘這個既優美又面臨夕陽的傳統文化。在製傘上廣進勝除了堅持手工製造,更在傘面上做出大膽創新,將樸素的傘面與現代藝術結合,讓原本被視為民生用品的傘,晉升為大眾眼中的藝術品,而其作品更是登上蔡依林的音樂錄影帶。

美濃當地老字號紙傘工作室

學習製作紙傘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整個製程共可以分成傘骨、糊紙、上油和裝柄四大步驟,每個步驟若要學成、學精各需要三年的時間,因此過去大多數的製傘師傅都只會一項;一方面是因為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學習新的製傘技藝,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如果要學習第二項必須重新拜師學藝,是故極少有人能夠放下身段再次向他人學習。當年廣進勝工作室創始人 — — 林享麟則是將這四項步驟全部學完學精,所以製傘廠的老闆就鼓勵他獨立出來開一間店,也就是現今的廣進勝紙傘工作室。

廣進勝紙傘工作室製傘的四個步驟。 製圖/唐雅淇

一九二〇到一九六〇年間紙傘的製作是美濃地區的經濟命脈,在鼎盛時期時當地共有二十多家的紙傘場,不過這番盛況卻在一九六〇年後隨著西方洋傘取代傳統紙傘而逐漸式微,紙傘場一間一間的關閉,最後只剩下廣進勝一家繼續營業,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美濃沒有其他地方在做傘,只有廣進勝紙傘工作室仍然堅持以手工的方式製作紙傘,「沒有了廣進勝紙傘,也等於沒有了美濃紙傘,在那個年代」林榮君說道。

廣進勝紙傘工作室第二代接班人林榮君。 攝影/林襄琦

「我們家做紙傘,所以就要幫家裡的忙。」林榮君說,因此在從小耳濡目染的情況下,他學會製傘所需的四項技藝。不過林榮君並不是一開始就決定要接手家業,相對的,在林享麟過世後,廣進勝紙傘工作室曾經十年無人經營,而林榮君和吳劍瑛則分別在高雄從事跑業務和百貨公司櫥窗設計的工作。

林榮君表示,當時美濃當地耆老和文人,看見許多美濃當地店家販賣從越南和中國進口的紙傘,發現美濃的紙傘已經沒有美濃的味道,因此不斷鼓勵和勸進,希望他和吳劍瑛能夠接手並傳承這項文化。

促使林榮君和吳劍瑛繼承家業的原因,除了因為美濃當地前輩們的鼓勵和勸進,也因為他們捨不得看見美濃手工製傘的技藝就此沒落,吳劍瑛說:「看到外面紙傘工廠對於美濃紙傘工藝好像有點脫節了,覺得於心不忍,就覺得想把這樣的工藝,用更好的方面呈現出來。」

其實對林榮君來說要接手廣進勝紙傘工作室並不是一個輕鬆的決定,他和吳劍瑛也因為要重拾過去的製傘技藝和熟悉與製傘相關的一切事務,所以猶豫了兩年之久。問起當初是什麼契機使他們願意繼續接手,林榮君說:「這是一個冥冥之中,由不得你,你就是要去傳承這個工作。」

從傘面變化著手 大膽玩出新花樣

「我們應該傳承父母親的手藝,繼續往下走」因此廣進勝紙傘工作室所製作出來的紙傘不僅遵循古法,也加入新的創意,像是將藍染、版印和剪紙與傘面做結合,而幕後的推手就是吳劍瑛,就讀實踐大學產品設計系的她,運用自己大學所學,為傳統紙傘增添新趣。

林榮君說:「在不同時候必需要有不同的作品呈現,這是自我要求。」所以在傘面設計上,是不斷地調整、進步,嘗試與不同媒材做出結合。另外吳劍瑛也喜歡挑戰自己,想要做出不流俗的紙傘,希望能以特別的傘面設計吸引到更多年輕人。

至於在技術上會不會遇到困難?吳劍瑛表示,在做任何設計之前,都會先過濾其可能性,如果結果是會失敗的就不會採用,如此才能做出自己能夠勝任且遊客也能夠接受的雙贏設計。

林榮君的妻子,吳劍瑛。 攝影/林襄琦

蔡依林《 I’m not yours》 的音樂錄影帶中,曾經出現過一把廣進勝出產的紙傘,而那把傘也被稱為「蔡依林傘」,當時有許多遊客都爭相想要買到相同的傘。蔡依林傘的傘面設計是與剪紙結合,而剪紙的設計靈感源自於「闔家平安」,在主視覺上則是外圓內方,林榮君希望以這把傘傳達出無論做什麼事,都需要外圓內方的理念。

不過最特別的地方是蔡依林傘所有的設計並不是蔡依林的團隊指定,而是林榮君和吳劍瑛先設計出來的,蔡依林的團隊再到廣進勝紙傘工作室採購。

曾經流行一時,遊客爭相搶購的「蔡依林傘」。 攝影/林襄琦

「自己給自己功課,效果會更好」林榮君說,想跟做是兩件不同的事,所以當你能夠實踐自己所想的,就可以清楚發現「做出來」和「想出來」有沒有任何的出入,也能在其中將自己的點子付諸實現。

紙傘連結人心 展露文化人默契

在工作室的牆上,掛著一把由第一代創始人林享麟所製作的老傘,紙傘的顏色也因為時間的推移和流逝,逐漸泛黃。林榮君告訴我們,傘剛做好的顏色和經過六十年後所呈現的顏色是不同的,他說:「所以傘跟人一樣,人越老價值越高。」一個傘面就可以反映年代有多久遠,經歷越多時間,所表現出來的顏色就越漂亮。傘破了其實可以補,不過因為捨不得傘面有色差,因此就不補了,而這把泛黃的老傘現在則成為裝置藝術,也是林榮君為父母留下的一個紀念。

與廣進勝紙傘相輔相成的六十年老傘。 攝影/林襄琦

另外,早期有許多文人作家都會到廣進勝紙傘工作室買傘,例如已故的林清玄和三毛,以及雲門舞集創辦人— 林懷民和資深媒體人眭澔平,都曾拜訪過廣進勝紙傘工作室。

林榮君回憶道:「包括旗山的作家林清玄,以前一天到晚就會到這裡,坐在椅子上,跟我父親聊天。」眭澔平則是因為住在三毛的故居,並發現三毛收藏了不少廣進勝的紙傘,因此眭澔平和廣進勝結下了不解之緣最後他還在因緣際會下收藏一把由林享麟製作而成的老傘。

說起林懷民,在他尚未成立雲門舞集之前,就已是廣進勝紙傘工作室的常客了,當他成立雲門舞集後,林享麟想要贈送兩把紙傘給林懷民做紀念,林懷民表示他會為了這兩把傘,親自來到美濃跳舞。所以雲門舞集第一次對外的公演就舉辦在美濃國中,林享麟夫婦也在表演中途把傘贈送給林懷民。對於這些文人和林享麟的互動,林榮君說:「這是屬於一種文化人之間的默契。」

傳承文化資產 企盼年輕人接手

林榮君認為從事紙傘製作業的生活情況,與上班族是不同的,上班族的上下班時間總是被綁住,而製作紙傘的時間是可以活用的,他說:「你只要傳承這個工作,生活無憂,並且時間很自由。」也因為如此,他十分鼓勵自己的孩子繼續接手家業。

對於紙傘文化的傳承,林榮君有著極大的熱情,他希望手工製作紙傘的文化能夠繼續延續下去,當問到想不想要孩子繼承家業時,他說:「會想,因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將美濃紙傘這項文化傳承下去。」林榮君認為,為人父母就是要告訴孩子,自己所擁有的是一個既珍貴又龐大的文化資產,在從事工作的同時,心態要是驕傲的,因為了解自己所擁有的文化資產是很寶貴的。同時林榮君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接下工作時,也要繼續把「廣進勝」這個店名傳承下去,讓所有的努力都有一個接續。

採訪側記:

在採訪林師傅的過程中,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他對於「美濃紙傘」的熱愛以及那一顆迫切想要將這個文化繼續傳承下去的心,他不斷地強調,其實現在手工製傘是很珍貴的文化,而我們也透過林師傅告訴我們的故事了解,其實廣進勝紙傘工作室真的是一間蘊藏許多文化資產的地方。因此希望大家若是有機會,都應該到廣進勝參觀,並且親身體驗這個傳統文化。

延伸閱讀:

腦麻張孝群 開創「傘」亮人生

卡里善之樹 「傘」亮彰化和美

客家玩透透 暢遊全台灣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美濃廣進勝紙傘 創新登上蔡依林MV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