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麗潔 許舒銘 報導 / 台北市
台灣一般的廟宇上頭,都會看到龍虎的造型,而上頭閃亮的鱗片,就是用所謂的玻璃『剪黏』做成的,不過現在這樣的作品卻越來越少見,一起來看看,傳統的玻璃剪黏到底是怎麼作的。
在台灣廟宇上頭,常常可以看到代表吉祥的麒麟、飛龍,而他們的麟毛鳳爪,在陽光下還閃閃動人,這可都是利用玻璃片做成的,而這種功夫就叫做剪黏。
不過玻璃做成的剪黏,在台灣可是越來越少見了,這座寺廟上頭的玻璃剪黏,可是二十多年以前的作品。現在的幾乎都是用陶瓷來代替,很少能看到這樣色彩鮮豔、層層疊疊的剪黏作品。
老師傅一刀一刀俐落的剪著玻璃,再一片片的黏在水泥土上頭,兩百多年前,從中國大陸泉州傳過來的剪黏技藝,曾經將嘉義的新港發揚光大,而現在因為工資昂貴、玻璃剪黏容易損壞,這種功夫可是越來越難見到了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