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智庫評習近平訪沙烏地:分化西方與盟友

中央社  / 中國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8日電)針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沙烏地阿拉伯並出席峰會,成為其密集外交攻勢一環。西方智庫分析,習近平意圖以「分而治之」策略挫敗西方和盟友間合作,為中國創造良性國際環境。

外媒並認為,中國意圖藉近來沙烏地與美國關係低潮,尋求外交、安全、人民幣國際化等方面的突破;而沙烏地經盤算後則認定,中國是不可或缺的經濟伙伴。

習近平7日前往沙烏地阿拉伯進行國是訪問,並出席第1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及「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預定10日返國。而他曾於2016年2月訪問沙國。

綜合外電報導,習近平訪問期間將與沙烏地國王沙爾曼(King Salman)舉行雙邊會談,沙國實際掌權的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也將出席,並可能達成總金額300億美元的若干雙邊協議。

同時,習近平在出席上述2場峰會期間,中國也將與波斯灣區的阿拉伯國家簽署數十項涉及能源、安全和投資的協議和諒解備忘錄。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中國與沙烏地的經貿關係可概括為「總量巨大、結構單一」。兩國貿易額從1990年建交時的4億美元成長到2021年的870多億美元,且沙國27%的石油出口及25%的化學品出口都銷往中國,中國從沙國進口的95%集中在石油和化學品。

報導指出,對中國而言,習近平此行的潛在收獲之一就是進一步擴展經貿領域。像是基建,沙烏地提出「2030願景」,目的是減少本國經濟對石油的依賴,其中就包括建立汽車工業、軍工產業、通信產業及「未來城」(NEOM),涉及5000億美元。而中國在新能源汽車、5G和基建的優勢,可能成為雙方拓展合作的領域。

此外,中國尋求在部分石油交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將大大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程度。華爾街日報3月間即曾報導,沙烏地正考慮將部分銷往中國的石油以人民幣結算以代替美元,只是後來沒有進一步動作。但因為沙國在戰略和安全上與美國關係極深,推動人民幣結算難度可能極大。

在COVID-19疫情近3年後,中國密集開展外交活動,習近平過去1個月內會見超過30國領導人。經濟學人智庫(EIU)向BBC分析,習近平密集進行外交接觸,目的是為中國創造一個更良性的國際環境,且採取「分而治之」策略以挫敗西方大國和其盟友間更多的合作。然而,EIU不認為這個目標能實現。

報導指出,中國想趁美國在中東收縮尋求更大外交突破。其中包括突破現有能源交易範疇,在更廣泛的經貿領域達成合作。若能在人民幣國際化、安全合作上進一步突破,將為中國、美國、中東三方關係注入新變量。

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東和北非地區負責人卡梅爾(Ayham Kamel)認為,沙烏地擴大與中國的關係當然有風險,會適得其反,導致美沙關係進一步惡化。但沙國計算戰略得失後認為,必須接納北京,因為中國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經濟伙伴」。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東項目主任艾爾特曼(Jon Alterman)認為,儘管沙烏地與中國的關係似乎比與美國的關係發展快得多,但實際關係無法比擬。「無論複雜度還是親密性,都相去甚遠」。(編輯:周慧盈)1111208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