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日本岐阜縣關市9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中部岐阜縣的關市(Seki)曾以打造武士刀聞名,如今工匠改為忙於替廚房刀具打磨拋光,但即便產能全開,當地的小工廠也應接不暇龐大的全球訂單。
法新社報導,日本刀具和剪刀等銳器的出口值2022年創下新高,部分要歸因於大眾在COVID-19疫情期間在家烹飪的機率大增;此外,愈來愈多專業廚師認為日本刀具精度高、表面平整又耐用而成為愛用者。
關市Sumikama株式會社社長炭竈勝美認為,是「技術和傳統工藝的結合」造就這股熱潮。
做出完美壽司、切割高級和牛都離不開非常銳利的刀具,Sumikama株式會社利用機器確保精度達1/1000公釐,然後再由匠人手工完成。
但炭竈接受法新社訪問時說,即使工廠全力生產,也跟不上需求,因為「所有國家,需求都比疫情前更大」。
關市知名的製刀技術可追溯到14世紀,當時關市因為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成為武士刀一大主要產地。炭竈說,當地的「乾淨水源、木炭和原物料,對於製刀來說非常理想」。
以玉鋼(鐵礦沙和少量木炭結合)製成的優質鐵材,經燒紅並多次折疊,鍛造成剛硬的刀,浸入冷水並經過其他工序鑄壓成武士刀的曲線型。
日本於1876年頒布廢刀令,製刀業也跟著衰退。二次大戰後,關市開始生產專供外銷的口袋刀具,當時日圓兌美元匯率固定,有利於日本產品大量出口美國,因此和製刀業的業績一開始就開出紅盤。
但固定匯率的政策於1970年代告終,同時低廉的中國同類產品湧向,日本刀具漸漸無法競爭。
炭竈說:「那段時間非常艱辛。關市的製刀匠決定必須開闢新的方向。」
當時,德國「雙人」牌(Zwilling)等產品主宰高級刀具市場,日本製的高級刀具罕見,市占率也低。
1990年代,炭竈決定放手一搏,推出全系列頂級廚藝刀具,每把動輒數百美元。
為強調純正「日本製造」,炭竈的公司在刃面加上雙色波浪紋,令人聯想到武士刀的傳統外觀,刀上還以漢字「霞」當作品牌標誌。
雖然這些刀具看來很優雅,但炭竈說,公司內外仍有人懷疑這麼昂貴的刀能否賣出去。他說:「我們當時陷入一種想法,以為消費者不會接受日本產品…除非賣得比德國貨便宜。」
然而,這一系列刀具大獲成功,如今銷到全球超過50個國家。
日本海關統計,廚房刀具的出口值在2021年創下120億日圓(約新台幣27.8億元)紀錄,比前一年的90億日圓增加3成。
在東京開業的法籍廚師歐多斯(Olivier Oddos)愛用日本刀具已逾20年。他說日本製廚刀享有全球聲譽,能切得平整又規則,「改變了烹飪的品質」,很多法國廚師會特地採購。
東京合羽橋廚具街「釜淺商店」的老闆熊澤大介說,過去10年,隨著各國對日本料理的喜愛,日本刀具也突然備受海外青睞。由於產品太暢銷,他4年前在法國巴黎開一家分店。
熊澤也注意到疫情帶來的影響。他說:「或許因為更常待在家裡,人們想花點時間做菜,而且做得更精緻。」(譯者:曾依璇/核稿:陳亦偉)1120109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