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查理週刊諷宗教領袖 旅法伊朗人盼關自家使館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巴黎9日專電)法國查理週刊之前刊登諷刺伊朗領袖哈米尼的漫畫引發伊朗不滿,掀起兩國外交糾紛。然而週刊獲國際與伊朗人民支持,旅法伊朗人8日舉行遊行,呼籲法國關閉伊朗使館、驅逐大使。

22歲的伊朗庫德族女子艾米尼(Mahsa Amini)因涉嫌藐視伊斯蘭教法而被道德警察逮捕後死亡。100天後,頭巾革命國內外持續延燒,事件在法國卻上升至外交層級。

老牌政治諷刺漫畫「查理週刊」(Charlie Hebdo)之前支持伊朗革命運動而舉辦「#穆拉滾開」(#MullahsGetOut)插圖競賽後,刊出一系列針對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與伊斯蘭教士「穆拉」的諷刺畫,導致兩國外交關係再度緊張。

伊朗不僅召見法國大使提出抗議,也下令關閉法國伊朗研究所(IFRI)。

法國外交部對此強硬回覆:「和伊朗相反,法國有言論自由,由獨立司法架構之下的法官裁決,毫無疑問,這也是伊朗不太熟悉的」。

8日,法國駐德黑蘭大使館前聚集數十名哈米尼鐵桿支持者,燒毀法國國旗以示不滿。

相對於伊朗人在法國駐德黑蘭大使館前抗議,旅法伊朗人及伊朗裔法國人反而聚集抗議自家政府,高喊穆拉政權即將終結。

約1000名旅法伊朗移民8日也在「女性、生命、自由」聯盟的號召下,走上法國大城里昂街頭,以行動表達對伊朗人民的支持並對抗穆拉政權高壓箝制。

去年12月26日,38歲旅法伊朗籍歷史研究員莫拉迪(Mohamad Moradi)為喚起對伊朗議題的關注,在拍攝一支質問伊朗政權的短片後在里昂投河自盡,以身殉道,他說:「我寧願死去也不願見證伊朗人民的悲慘生活。」此事令旅法伊朗社群大感震驚與悲痛,更凝聚動員力量。

住里昂的法伊混血伊蓮(Irène)向法國新聞台(FranceInfo)表示:「情況很糟,但伊朗受苦已數十年,已經無路可退。我們嘗試在法國為他們發聲。」

許多參與者呼籲法國關閉伊朗駐法大使館,伊蓮說:「我們希望的是法國關閉穆拉的大使館,他們43年來綁架了伊朗人民。」

拉姆贊帕納(Samane Ramezanpanah)告訴法新社:「我們是來要求西方國家替人民發聲,並驅逐伊朗大使。」

另一位逃離伊朗的法籍女性則希望西方國家更有勇氣,「我票投(法國總統)馬克宏,我想問他:他在猶豫什麼?為何法國要說核協議優先?跟一個獨裁與殺人犯政權已經沒什麼好談的了」。

2015年,伊朗與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及德國簽訂協議,以放寬國際制裁換取伊朗限制核武發展。

法國參議員古勒(Nathalie Goulet)本月7日提案,希望法國「立即中止」核協議。古勒認為,在政權交替前,須完全埋葬伊朗核協議,「不能放任人民只因抗爭就遭到殺害」。

法國查理週刊聲援伊朗人民的行動獲得國際普遍支持,包括歐洲各國的學者、記者與政治人物。

週刊推文下方是一面倒的好評,有許多伊朗人留言表示「感謝對我們革命的支持」、「非常感謝為我們發聲」、「感激你們展示哈米尼的真面目」、「作為伊朗女性,我感謝你們對抗議伊朗抗穆拉政權的支持」等。

伊朗政府7日處決兩名參與「艾米尼之死」示威的男子,法國外交部今天也在官網上譴責伊朗的司法裁決與處刑,並表示已多次連同歐盟夥伴,公開且直接地向伊朗當局表達立場,並將與歐盟針對伊朗侵害人權與國際義務進行制裁。

費加洛報(Le Figaro)副主筆以「穆拉,人民之敵」為標題,譴責激進伊斯蘭政權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推翻國王以來為人民帶來壓迫與痛苦;名字則來自伊朗政權以「上帝之敵」為名,隨意處決示威群眾。費加洛報譴責:「 穆拉的伊朗是自己人民的獵捕者,也是對世界的威脅。」(編輯:郭中翰)1120110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美國川普中國台灣法新社民進黨柯文哲日本民眾黨台北柯建銘立法院拜登國民黨車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