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財政承壓大 政府勒緊褲帶抓預算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1日電)中國地方政府財政承壓大,學者分析,疫情加劇地方收支矛盾,政府短期得勒緊褲帶抓預算;根本解決措施仍在發展市場經濟,蛋糕做大了,政府收入才能跟著拉高。

中國財政部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至2月,全國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為人民幣2.38兆元(約新台幣10.71兆元),年增率僅2%;全國稅收收入較去年同期下滑。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為5627億元,較去年同期驟降29%。

第一財經21日報導,除了一般公共預算外,以賣地收入為主的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持續低迷,相關人士說,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放開後,防疫支出減少,不過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等支出只增不減,鄉村振興、城市建設、抓發展壓力大。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鄧淑蓮表示,地方政府財政困難由來已久,3年疫情導致收支矛盾加劇。經濟放緩使原來依靠經濟發展的地方政府收入減少;房地產市場調整等使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收入銳減,加上抗疫支出等,一些地方政府財政陷入困境。

鄧淑蓮認為,解決地方政府財政困境的根本性措施仍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只有經濟發展了,蛋糕做大了,政府的收入才能水漲船高;發展市場經濟,重要的是依靠民營經濟的力量。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指出,今年收入形勢會比去年好,不過由於支出是剛性的,所以財政平衡吃緊等狀況尚未能得到緩解,未來可先透過體制改革促進開源節流。

他說,在節流上,有些區縣人口流失,留下人口數非常少,可以對區縣鄉進行合併,減少機構和人員財政供養支出;在開源方面,舉例來說,可考慮將消費稅徵收範圍擴張到高端酒店等,以增加政府相關收入。

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提及「一些基層財政收支矛盾較大」。預算報告提到,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把牢預算管理、資產配置、政府採購等關口,當好「鐵公雞」、打好「鐵算盤」,建立節約型財政保障機制。(編輯:陳沛冰)1120321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