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1日專電)今年中上任的南韓世宗研究所理事長李容濬今天向媒體分析,平壤當局從一開始就沒有誠意進行非核化,當前情勢看來幾乎不可能靠協商達成非核化目標,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國際制裁成為最後希望。
外交體系出身、被稱為「北核(北韓核問題)通」的李容濬今年6月接任世宗研究所理事長,今天在首爾與外媒進行座談,分析北韓核問題現狀與未來展望。
過去曾直接參與過非核化協商的李容濬指出,北韓政府起初就沒有絲毫實踐非核化的想法,因此千方百計規避相關檢證或提出附加條件,希望同時實現「被認同為擁核國」及「解除國際制裁」,這個前提本身就不可能被美國及國際社會接受,因此30年來相關協商都無疾而終。
李容濬說明,多年來最接近非核化目標的協議內容為北韓以廢除延邊核設施換取國際制裁鬆綁,但實際上僅有部分核物質及核武產自延邊的2座核設施,另外至少有3座核設施隱匿在其他地區,且已經製造出的核物質與核武都「不列為協商範圍」,顯示平壤當局根本沒誠意進行非核化。
以當前情況看來,李容濬認為非核化目標幾乎不可能靠協商達成,國際社會上部分意見主張的「階段性非核化」也其實是相當危險的想法,「擁有一個核武,跟擁有一百個核武,本質上其實並無差別」;「擁有核武的北韓」與「沒有核武的南韓」對峙局勢勢必將維持更長時間。
不過,隨著新冷戰局勢對立強化,北韓面臨的國際制裁壓力預期將更大,而在美中對立、南海問題、台海問題及烏克蘭戰爭等區域問題激化情勢下,國際對北韓關心度降低,也將令北韓挾核武換取談判籌碼的優勢降低,李容濬說,「北韓一直試射飛彈示威,我反而認為是好事,因為這代表他們已經無計可施」。
他分析,在持續的國際制裁下,北韓政權終將走向崩潰,「但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如何在此之前維持朝鮮半島和平,成為南韓政府最大關鍵。李容濬認為,南韓政府靠自有核武或導入美國戰術核武的主張都缺乏現實性,強化傳統武器能力並配合美國戰略資產部署才是最優解方。
在此情況下,李容濬認為南韓政府不必執著於與中國、俄羅斯維持合作夥伴關係,而更該強化與美國、日本、澳洲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等西方國家的合作關係。
李容濬指出,美中紛爭擴大時,許多人仍就新冷戰局勢形成抱持懷疑態度,但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明顯加速共產勢力與西方國家為主的勢力對立,南韓在此狀況下也難以像從前一樣在美中之前力求平衡,與中國、俄羅斯維持經濟合作關係難度提升。
李容濬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確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侵略台灣,屆時美國、日本應都會馳援,南韓政府在同盟關係下至少也會提供相關後援;同時,中方可能為分散美國援軍,向北韓施壓要求同時在朝鮮半島發動軍事行動。
不過,李容濬就北京當局對北韓的影響力存疑,他指出,冷戰結束以來,即使中方對北韓發展核武抱持反對立場,但從未就此對平壤施壓,連嘗試都不曾有過,認為北京當局對北韓並不存在實際的影響力,北韓除了不見得會因中方施壓放棄發展核武,配合發動軍事行動的可能性也很低。(編輯:高照芬)1121101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