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合作亞太汞監測網 18國推動大氣汞監測

中央社  / 台北市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日電)環保署今天表示,由台灣與美國共同主持的第11屆亞太汞監測網年會圓滿結束,分析近3年雨水汞濃度呈逐年下降趨勢;期盼透過年會,偕同美國環保署與印太地區夥伴完善區域大氣汞監測。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沈志修及美國環保署助理署長西田珍(Jane Nishida)今天共同主持「第11屆亞太汞監測網(APMMN)年會」。本屆共有美國、日本、澳洲、聯合國環境總署等18個夥伴國26個單位,超過50名政府官員及學者參與。

環保署指出,活動包含加拿大氣候環境部說明全球最新穎的被動式大氣汞採樣器、國立中央大學聯合環境監測中心報告APMMN執行現況、美國國家大氣沉降計畫專家分享國家大氣汞沉降計算方式及各國報告大氣汞監測現況。

其中,今年8月才正式加入APMMN的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海洋及大氣中心,更於10月28日完成第一次採樣工作,強化了南半球的大氣汞監測網量能。

沈志修於會中特別讚揚及感謝各夥伴國在過去11年間,為大氣汞長期監測做出的卓越貢獻,期待透過APMMN,偕同美國環保署與印太地區夥伴完善區域大氣汞監測。

聯合國於2017年正式生效汞水俣公約。台灣環保署與美國環保署自2012年起,共同發起APMMN,協助印太地區夥伴國家因應汞水俣公約,提升大氣汞監測相關能量;2016年執行迄今已分析了1220件雨水汞樣本,分析結果顯示印太地區的APMMN夥伴國家近3年雨水汞濃度呈逐年下降趨勢。(編輯:張雅淨)1111102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