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5日電)為因應2030年二次鋰電池回收增量,環保署今天表示,今年將會橋接學術機構與產業,協力合作二次鋰電池高質化轉型,打造循環產業鏈。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電動車與大型儲能設備均高度依賴二次鋰電池,以使用年限估計,預估2025年將陸續進入報廢期;目前已爭取到國科會科技計畫,將朝高值循環體系發展。
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執行秘書王嶽斌告訴中央社記者,電動運具電池(二次鋰電池)年報廢量約7、800公噸,但國內現有6家業者年處理量能約3500公噸,目前仍足夠因應。
王嶽斌指出,由於近2、3年改用電動汽、機車的民眾較過往增加,若以一般電池平均年限,約8年會面臨汰換期,因此可能會在2030年前後面臨較大的回收增量。
王嶽斌指出,去年已與工研院合作研發分選及純化技術,將電池中鈷、鎳等原料提取再利用,可提高原料價值,今年則計畫橋接學術機構與產業合作,已有不同產業,如電池用料製造業者表示有意參與;實際執行的家數、預計成效仍在評估、研擬中。
王嶽斌說,目前二次鋰電池回收多為事故車;為因應2030年可能的產生量,已於110年7月1日調高廢二次鋰電池的補貼費率,透過經濟誘因提高處理量能。(編輯:李亨山)1120215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