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25日電)耗時近30年,中研院台灣所所長許雪姬出版「離散與回歸:在滿洲的臺灣人(1905-1948)」,透過訪談曾在滿州國生活的台灣人與爬梳大量史料而成,豐富了台灣史佚失的一角。
許雪姬今天在新書發表會上表示,一則是因為自己有親人在滿州國過世,起心動念,很想知道這段歷史。二則因為1991年參加行政院「二二八事件工作小組」時,發現當時有「關東軍」陸軍少佐埔里人黃信卿,投身台中地區反抗政府的行動,而「關東軍」正是來自滿州,她開始收集在滿洲的台灣人相關資料。
許雪姬現任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專長為台灣史研究,特別著眼於清代台灣制度史、家族史、日治時期台灣人的海外活動史、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口述歷史等。
許雪姬表示,滿洲國1932年在東北長春成立,由清末代皇帝溥儀為代表,同年和日本政府簽訂「日滿議定書」,成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日本投降後,滿洲國隨之終結。短短10多年裡,去滿州發展的台灣人超過千人,為數不算少,這也引起她的研究好奇。
許雪姬想透過尋找在滿洲台灣人的足跡,了解台灣人在滿洲的事蹟,為這一段向來不被重視的歷史進行描述。許雪姬說,這個題目尚無前人研究,之所以耗時這麼多年,是因為大量資料散落各處,台灣有關滿洲國的資料不多,有關在滿洲國台灣人的資料更少,透過大量口訪終於完成。
許雪姬今天在新書發表會上分享,除了口述歷史,她也大量蒐羅相關檔案史料,從各種報紙到「臺灣人士鑑」等相關人物傳記、網站著手,乃至於日本人編的「滿華職員錄」、「華北職員錄」、「中國紳士錄」等,並自行編著「在滿洲臺灣人姓名、傳記表」做為研究的基礎。
根據許雪姬研究的結果,在滿州的台灣人至少有1千人,光是上等高官就有57人,醫生有2百多人,這批去滿州國發展的台灣人有部分原因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同樣的學歷與工作,在滿州國比起台灣可以獲得更好的待遇,但這群人回台灣不能說,會被說是漢奸,也讓這段歷史封口。」
許雪姬特別分享類似護照,也稱為「渡華旅券」的「旅券」,這批旅券藏於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的「臺灣總督府旅券下付及返納表」,許雪姬將旅券中「旅行地名」有「滿洲」兩字者勾出來,「這份資料收穫最大,雖然只有簡單紀錄,但已可對照這些台灣人何時出發去滿州,出發原因以及是否有再回到台灣。」
許雪姬在自序中表示,歷時將近30年,她很感謝這些前輩願意把這些想說而不敢說的歷史說出來,「但有負他們的期盼,拖延這麼久,大半的滿州第一代都已成仙,現在終於出版,如果他們地下有知,希望亦能深以為喜」。(編輯:李亨山)1120225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