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大旱農民有經驗 都不想再望天興歎

中央社

抗旱戰再起2(中央社台北11日綜合報導)繼2021年大旱後,南部水情再響警報,影響最大者莫過於「靠天吃飯」的農民。面對極端氣候衝擊,也不禁透露實在不想再「望天興歎」的無奈。

經濟部水利署統計,2022年南部地區降雨量近30年最低,而嘉南灌區1期稻作,3年內第2次停灌節水,反映水情的嚴峻。

不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針對嘉南地區春季雜作訂出抗旱灌溉計畫,盤點埤塘、溪流、區排、公有及民間水井等多元水源,抽取引入嘉南大圳,搭配烏山頭水庫最少供水量完成灌溉,讓不少農民鬆口氣。

台南市農民陳坤旺表示,雖曾遇上雨量較少「歹年冬」,但3年內2次停灌罕見,雖有休耕補助,總是不忍看到農地擺著不用,以後要再種農作物須花更多心力。

在嘉義縣太保市溫室種小番茄與瓜類的謝姓農民說,當地主要農業用水是地下水,其次才是嘉南大圳灌溉用水;長期沒雨,地下水位下降,農民抽取地下水費用抬高,目前1度電只能抽到之前1/2水量。

在新竹市香山地區種水稻的新竹市農會水稻產銷班副班長彭貴美表示,水稻標準「看天吃飯」,以新竹地區來說,通常2月中後翻耕、3月初插秧,這時須引水入田,直到6月前都要讓稻田維持一定水量,但如果久旱不雨停灌,就只能配合休耕,農民們只希望每年風調雨順。

新竹縣寶山鄉柑桔果農余合能表示,因應近年頻頻乾旱缺水情況,當地許多果農陸續向農委會申請「管路灌溉設施」補助,在果園設蓄水槽、管線及調節控制設施,至少乾旱期間仍可對樹木「滴灌」。

在寶山有2.5公頃柑桔園的果農彭偉皓說,平時引溪水澆灌,每次澆灌約需300到500噸水,但果園內裝設管路灌溉設施,蓄水槽容量僅約80噸;遇乾旱缺水期,滴灌作業僅能維持土壤濕度,讓柑桔樹不至於枯死,對採收幫助不大。

同樣「旱象爭水」難解問題也發生在後山,台東縣青銀共創社會暨環境關懷協會理事長林耿弘說,台東關山鎮、池上鄉、鹿野大多種水稻,為減緩用水並符合適地適種精神,建議高密度種植水稻的縱谷地區一些旱田1期稻作可種如台灣油芒、小米等高經濟且用水量較低作物。

此外,兩期稻作用水量大,加上近年降雨量不平均和乾旱,導致卑南溪支流新武呂溪水流未達可能生態基礎流量,林耿弘希望外界均衡重視「國寶魚和水稻田」,否則溪流生態用水權很容易被犧牲。

農委會台東區農業改良場作物改良課助理研究員黃子芸表示,在氣候變遷下乾旱嚴重,台灣油芒是原住民傳統作物,適應環境能力強、營養價值高,農政單位目前積極投入研究。(編輯:孫承武)1120311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