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1日電)母親節前夕,生育改革團體今天公開台灣女性生產經驗調查結果,發現醫院的會陰切開施行率達73.4%,遠高於先進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0%合理比例。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為了近5年來台灣婦女是「如何成為母親?」,及「成為母親之後的生活」,進行「祝您好生:台灣女人生產經驗大調查」,透過網路與紙本管道,搜集2157份有效問卷,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結果。
這次的調查顯示,醫院和診所會陰切開術施行率,分別為73.4%、61.5%。生動盟理事長徐書慧表示,「我們有超高的會陰切開術」,這個數據值得大眾重新思考,一個女人成為媽媽前為何需要被劃一刀,甚至為何在女人身上劃一刀是如此理所當然。
過去會陰切開術曾被用來促進產程,但近年實證研究已指出,不必要的會陰切開會增加傷口裂開與感染風險。徐書慧說,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96年建議合理會陰切開率約為10%。各國比率普遍下降,加拿大會陰切開術從2004年的13.5%降至2017年6.5%、美國2020年也降低至5.2%。
徐書慧表示,台灣仍然有高達7成的會陰切開術率,非常需要改革。事實上,台灣非常多婦產科醫師願意學習降低使用會陰切開術,但在醫師養成過程,卻沒有機會學到相關訓練,只能常規性地執行,呼籲衛福部儘速與孕產醫學團體提供「不剪會陰的接生方式」研習課程。
另外,調查也發現,「高達6成以上的產婦和伴侶不曾接受產前教育」、「僅有不到3成的孕婦規劃生產計畫書」。
針對69.4%的伴侶從沒接受過產前教育,徐書慧分析,這並非意味伴侶不積極參與,高達9成伴侶曾實際參與生產過程,沒有參與過產前教育原因,可能與沒有適當假別有關。
台灣2021年12月才通過「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5條修正案,產婦配偶有薪陪產檢及陪產假增為7天,但這些假別仍只限用在陪產或產檢,無法運用在產前教育。徐書慧呼籲,放寬適用範圍,讓新手家庭具備豐富的資訊與技能,面對成立新家庭的諸多變化並做好準備。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應該把媽媽當成全人照顧,產前教育必須更落實,而不是只有衛教,考慮產家是否有時間參與,提供電子化資訊;針對8成產後照顧來自個人家庭,產後回診1個月的期間內,確實無法幫助產後馬上發生狀況家庭,政府是需要再回應的。(編輯:陳清芳)1120511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