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8日電)教育部今天舉辦學海計畫分享會,邀請4名受獎生分享海外見聞。中正大學學生冀郁文到德國研修,見證敘利亞戰爭、俄烏戰爭難民努力適應環境,也因此反思自己擁有的一切,是那麼的可貴。
教育部從民國96年起推動學海計畫,選送青年學子出國研修、實習,至今已有4.8萬餘人獲得補助,前往國家達87國。
中正大學學生冀郁文到德國耶拿大學研修,在機緣下認識一群因敘利亞內戰、阿富汗戰爭等因素,不得不隻身前往德國的難民朋友。在德國完善的難民政策下,他們許多人已經能操流利德語、有穩定的工作,甚至買了一台二手車代步,與媒體刻板印象的難民不太相同。
冀郁文表示,多數德國人都非常關心政治,公民參與度讓人驚訝,在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幾乎每週一都有集會,老少一同呼籲政府調整防疫政策。在俄烏戰爭期間,也有許多城市有公民聲援活動,她也親眼見證戰爭帶來的物價飛漲,並體悟台灣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安穩、和平,其實是那麼的可貴。
嘉南藥理大學學生周祐增到泰國不鏽鋼公司,實習溫室氣體盤查作業。他形容盤查溫室氣體就像是減肥,要知道問題出在哪,對症下藥並做到源頭減量,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周祐增也談及實習過程中的心境轉變,以前他總覺得自己做最快,把工作分配給別人,反而會拖慢效率。但他後來發現,職場的挑戰和壓力,遠非在學校所能想像,一定要學會團隊合作,不可能事事都單打獨鬥。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長李彥儀表示,學海計畫的目的,就是鼓勵台灣學子勇敢走出去,看看不同的世界,透過不同的經驗和文化洗禮,對人生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結果。(編輯:陳政偉)1120908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