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展出文化復振成果 一針一線找回大武壠族繡品

台大展出文化復振成果 一針一線找回大武壠族繡品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3日電)民國98年莫拉克風災重創高雄市小林村,大武壠族(Taivoan)族人除重建部落,也進入台大人類學博物館庫房分析古物,一針一線找回祖先繡花文化。台大近期舉辦特展,呈現族人文化復振成果。

台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今天起和高雄市甲仙區小林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推出「Patah Ki Hima.Raan Ki Tara 手心紋.回家路-針線繽紛大武壠」特展,預計展出到民國113年2月3日。

根據台大提供的資料,大武壠族為平埔族原住民的一支,原居於台南市玉井盆地,後遷到楠梓仙溪中游與荖濃溪流域建立29個部落,現今主要生活於高雄、台南的丘陵與河谷地帶。

民國88年,台大人類學博物館首次接待小林部落耆老參訪團,雙方建立伙伴關係,98年的莫拉克風災重創小林村,重建後分為3個新聚落,面臨陌生環境、族人分散的困境。

台大人類學系教授胡家瑜近年編著「針線下的繽紛:大武壠平埔衣飾與刺繡藏品圖錄」,並鼓勵族人進入博物館庫房,分析與檢視祖先們製作的服飾,一針一線地,一步步找回傳統,傳承大武壠族美麗的繡花文化。經過多年努力,今天在特展中展出成果。

台大校長陳文章表示,台大有實驗林、山地農場,與原住民族關係密切。語言、音樂及手工製品等都是寶貴的文化資產,人類學博物館長期展示與原住民族相關的歷史文物,這次特展格外具有意義。他也說,學校支持與國外相關領域的博物館間的交流,讓世界能知曉台灣獨特的原住民族文化。

人類學博物館館長林開世表示,博物館不只是被動辦展,而是更積極的將展品做為媒介,讓社會大眾能藉此連結原住民族文化,並促成部落的文化復振。

林開世說,就像大武壠族的長輩所言,認真製作刺繡,就是要讓後輩能驕傲地穿在身上,為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進而願意傳承下去。(編輯:陳政偉)1121103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