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5日電)國科會今天公布112年度第一次審議會決議之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項目,農業部今天表示,計有3項6種技術在列,攸關因應氣候變遷、確保糧食安全的生技產業競爭力。
農業部農業科技司副司長陳瑞隆告訴中央社記者,總計3項6種的農業生技技術,是農業部召開專家會議後提報的,將受到國安法與國科會訂定的「國家核心關鍵技術認定辦法」更高層級的保護,例如到境外使用罰則提高、司法審判加速判決等。
首先是「農業品種育成及繁養殖技術 」,他說,此項目下的「液體菌種培養技術」涉及產值新台幣上百億元菇類產業的環控參數與生產技術,對中國、日本來說,也是重要產業,台灣雖然批次沒其大量,但是技術水平相當。
另一個是「水產農業部單性繁殖技術」,經過交配再交配,透過基因篩選檢測基因,篩出超雄性YY,可避免台灣強項的熱帶、亞熱帶經濟魚種、觀賞魚種的重要品種外流。
其次是「農業生物晶片技術」,之下的「農業藥物殘留檢測技術」、「動植物病原檢測生物晶片技術 」。陳瑞隆說,農業部在早期農業生技發展時期就著手進行研究,目前已在藥物殘留檢測技術、動植物病原檢測有相當成果,例如已有可檢測蘭花4種病毒的生物晶片、白蝦白點病病毒快速檢測生物晶片。
再來是「農業設施專家系統技術」,包含作物溫室、養殖漁業水環境之設計、營運及維護管理專家系統技術。陳瑞隆說明,現在都是用溫室環控進行作物生產,或是設施養殖生產,為了這些生產模式,不管作物或養殖需要進行環境監測、生產管理,需建立專家系統,例如整個溫室怎麼設計以結合經營,台灣有颱風,硬體結構設計也是一環。
他強調,以上專家系統技術也是為了因應氣候變遷的積極發展項目,需要建立養殖參數、大數據分析等進行智慧環控養殖,相關數位需要精準導入,會是未來發展重點,台灣有相對的優勢,需要妥善保護。(編輯:李亨山)1121205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