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溪揚塵整治6年有成 增近千頃綠地引來黑面琵鷺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2日電)環境部今天表示,過去6年進行濁水溪揚塵改善有成,成功讓揚塵事件日從106年的59次大幅下降到112年的4次,增加近千公頃綠地,吸引黑面琵鷺到訪,未來將在此設置環境教育中心。

環境部今天舉行「沙洲變綠洲 濁水溪揚塵改善6年有成」記者會;由行政院督導各部會執行2期各3年的「濁水溪揚塵防制及改善行動方案」,投入新台幣20億元改善環境,讓濁水溪沿岸居民不用再擔心講話或吃飯時會滿嘴沙。

根據環境部統計,6年來除了使裸露地面積減少77%外,也成功讓揚塵事件日從106年的59次,大幅下降到112年的4次,減少了93%;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濃度(PM10)年平均濃度由106年平均64微克/立方公尺,改善至今年的39微克/立方公尺,降低將近4成。

環境部大氣環境司長蔡孟裕表示,濁水溪揚塵問題存在已久,經瞭解揚塵的發生跟「風力」、「裸露地」及「水分」等3大要素有關;雖然風力、降雨屬於自然因素難以控制,但可以透過減少裸露地來改善揚塵。

蔡孟裕說明,在執行上包含定期提供衛星遙測等資料檢討調整施作範圍,運用氣象預報提前3天預警,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持續進行河道濬沙及擴大長效型的水覆蓋(適時增加裸露地含水量)及綠覆蓋(植生),逐步減少下游沙洲、沙丘或灘地裸露面積。

另外,農業部水土保持單位從上游崩塌地治理著手,減少沙土流到下游淤積;教育部國教署在濁水溪沿岸的校園教室中設置了新風系統,並利用電腦即時監控與運作,確保教室內空氣品質良好。

蔡孟裕指出,改善過程中同時增加近1000公頃、相當於38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綠地,也成為了黑面琵鷺、東方白鸛等200多種鳥類的生態系統;因此第3期行動方案(113至115年)已提報行政院審議,將在此地設置環教場所,並控制河川揚塵事件每年在2次至6次間。(編輯:陳仁華)1121212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