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農民轉至濁水溪高灘地 估3年收90公頃低灘地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2日電)為防制濁水溪揚塵,行政院政在審查第三期改善行動方案,其中包含分階段回收低灘地種植許可。水利署表示,會與低灘地農民溝通,逐步輔導轉至高灘地種植,預估3年收回90公頃低灘地。

由行政院督導各部會執行2期各3年的「濁水溪揚塵防制及改善行動方案」至今年結束,環境部已向行政院提報第三期行動方案(113至115年),主要加強因應自然災害影響;針對許可種植區第二至四區(崙背鄉、二崙鄉、西螺鎮一帶)分階段持續回收低灘許可。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表示,濁水溪在豐、枯水量比例大致上是9比1,枯水期本身流量下降、又遇到東北季風,或是有颱風,因此水利署在汛期過後都會檢討、減少裸露地的發生。

王藝峰說明,逐步收回低灘地對農民的生計影響大,因此會仔細、充分與農民溝通,先以貼近鄰水區者,移至高灘地種植;不會強迫農民放棄耕種,都會持續溝通。

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分署長李友平表示,第三期計畫提及將在3年內收回90公頃低灘地,對較危險的區域將逐步透過劃設禁種區,並輔導農民轉至高灘地種植,除了可以執行揚塵抑制方案外,還能減少大水來襲時農作物及機具的損失。

李友平說,之後會依程序與當地農民說明。舉例而言,許多農民在當地種植西瓜,但其實是不適合的,大水一來農民可能會有生命危險,或是冒著作物被大水沖走的損失;相信農民也都會理解。(編輯:李亨山)1121212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