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所攜手植物診療師搶救番茄有成 產量並增3成

農藥所攜手植物診療師搶救番茄有成 產量並增3成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0日電)氣候變遷高溫少雨,導致民國111年11月高雄等番茄產區疫病發生「瘋欉」減產,隔年農藥所攜手植物診療師,導入整合式管理,不僅減少農藥使用、產量恢復,產量並增3成以上。

為提升農業水準並因應氣候變遷導致疫病加劇問題,近年農業部規劃推動「植物醫師」,但為了「醫師」一詞使用,立法進程延宕多時。立法院經濟委員會13日即將審查「植物診療師法」草案,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分享真實案例,證明全國想要確保糧食安全,實況就跟醫治病人、動物一樣,不能沒有植物診療師。

農藥所指出,高溫少雨會讓粉蝨族群快速發展,粉蝨除吸食植物液體、影響光合作用,還會傳播植物病毒,造成「瘋欉(植物疫病嚴重擴散)」,111年11月間高雄市、嘉義縣等番茄產區就因此大量減產。

農藥所農藥應用組研究員黃莉欣告訴中央社記者,高雄市杉林區產地原本收成4萬多、5萬台斤,變成2萬台斤不到;隔年農藥所介入,攜手美濃、內門兩個農會的植物診療師輔導農民因應實況分階段防治,針對粉蝨導入「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PM)」。

黃莉欣說,農藥所推行IPM的全程,絕對不能少了第一線植物診療師,例如資訊搜集、如何使用免登植保資材(友善資材)及釋放天敵草蛉,都需要植物診療師搭配執行,資訊掌握充足才能對症下處方,處方執行正確才能提高植物病蟲害的處置效果。

黃莉欣說,使用黑色遮陰網覆蓋外圍,也可減少粉蝨從臨近寄主植物入侵果園的比率。

黃莉欣說,111年高雄市杉林區的玉女及金瑩番茄出現「瘋欉」情況逾50%,重新種植後依舊;隔年輔導操作IPM後,粉蝨密度獲得控制,定植後到採收前因瘋欉被拔除者降至約3%到6%。112年底至113年4月中旬止,產量達6.5萬台斤,比沒疫病時的4萬多、5萬台斤多3成。

黃莉欣說,不僅搶救瘋欉成功,往年採收到4月,今年則到5月底,此因產量成長達3成以上,並因推行IPM讓農藥使用減少;全程仰賴植物疫病專業團隊從研究至田間一氣呵成執行,才能因應氣候變遷、確保糧食安全。(編輯:張雅淨)1130610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