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場漁電共生結合加工 屏東水產公司擴大效益

養殖場漁電共生結合加工  屏東水產公司擴大效益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李卉婷屏東縣18日電)屏東是養殖重鎮,受中國相繼暫停輸入衝擊,屏東1家水產公司為因應,改為漁電共生養殖場並導入加工,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今天參訪表示,整合生產到初級加工,擴大效益。

位於屏東枋山鄉的鴻勛水產公司為漁電共生養殖場,同時也是鄭瑞隆農產品初級加工場(水產類),為因應中國相繼暫停水產輸入、極端氣候及水產病蟲害對養殖業衝擊影響,水產公司將養殖場結合漁電共生,穩定養殖生產環境,除了原有養殖收益,躉電也創造額外收入;此外,水產公司同時結合水產品初級加工場。

陳添壽今天前往參訪並表示,從養殖生產到初級加工垂直整合,擴大漁民效益;漁電共生是在維持養殖生產的前提下,利用魚塭堤岸、引水渠道設置綠能發電設施,能提供魚塭適度遮光,還有額外售電收入。

鴻勛水產公司養殖高經濟價值的龍膽石斑、龍虎班白身魚苗開始育苗,室內場魚苗養至3吋後,再移至戶外成魚池續養,規格符合市場需求再撈回暫養池,淨化再經加工場製成產品後販售。

業者鄭瑞隆說,因外銷市場不如以往,內銷量並不大,投資轉型因應,創造額外收入。

農委會近年為維持產品鮮度、縮短運輸及加工流程,協助漁民建立自有品牌,輔導漁民申請建立水產品初級加工場,擴大水產加工量能。(編輯:謝雅竹)1120718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