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首創實體淨零學院 培育淨零碳排領域人才

高雄首創實體淨零學院 培育淨零碳排領域人才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洪學廣高雄3日電)高市首創實體「淨零學院」11月6日將在高軟園區揭牌,環保局今天表示,高雄已相繼完成相關政策法規,待學院揭牌將可為創高雄淨零轉型新里程碑,為台灣培育淨零碳排領域人才。

市長陳其邁表示,「淨零學院」設在高軟園區的高雄新創大樓內,交通便捷,位於亞灣區可就近提供臨海、林園等傳統重工業培訓諮詢服務外,也符合數位、淨零「雙軸轉型」目標,是學院選址重要考量。

陳其邁說,目前學院教室與諮詢空間皆已陸續完工,設計理念融合綠美化、採光明亮、循環等低碳元素,提供共創、討論空間。且也要求市府相關局處首長和人員必須參加淨零培訓課程,歡迎企業與民眾報名課程,了解碳交易、碳盤查等相關實務工作。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下午發布新聞稿指出,高雄過去被視為鋼鐵、石化重工業之都,產業碳排占比全台最高,因應國際趨勢,正全力推動淨零減碳工作,目前已相繼完成「產業淨零大聯盟」、「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等政策、法制建構,11月6日將為首創實體「淨零學院」正式揭牌,創高雄淨零轉型新里程碑,更可為台灣培育更多淨零碳排領域專業人才。

環保局長張瑞琿表示,「氣候變遷因應法」今年2月公布施行,中央陸續公布盤查、查驗、抵換等子法,碳費預計2025年徵收;國外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即將上路,高雄產業橫跨鋼鐵、石化、金屬、扣件、高科技等供應鏈,包含90多家排碳大戶、700多家螺絲、螺帽產業,都將成為首要受影響對象,勢必有龐大淨零人才需求,為此成立「淨零學院」培育人才。

張瑞琿說明,學院包含於「高雄市永續發展暨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組織下增設學院,組成盤查、技術、能源、AI、碳資產、碳匯、地方推廣等7大領域師資團隊,同時與國際查驗單位達成合作意向等。

課程安排為與業界班別做出區隔,近期已密集邀集南部縣市政府、專業師資團、產業界、查驗單位等召開會議,定調未來將以通識、證照、技術課程為三大主軸,通識課程擴大政府、產業、社會對於淨零的認知,證照課程與查驗機構合作,培訓盤查、碳足跡等ISO課程,接軌國際標準及趨勢。

技術課程由學院師資群依照產業特性進行講授,更規劃納入企業以大帶小實務分享。目前學院各項準備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將在11月6日正式揭牌上課,未來將為政府、產業提供最完備淨零人才基礎,讓高雄接軌國際、落實產業以大帶小,成為數位淨零雙軸轉型的最重要基地。(編輯:黃世雅)1121103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