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部推國有邊際土地環團認養 面積衝破2000公頃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19日電)針對海岸、山邊等國有邊際土地,財政部端出認養機制,引入環保團體專業,保護國有地生態,今天國產署北區分署簽下3案,推升總認養土地面積超過2000公頃,合作環團來到10個。

為促進環境永續發展,兼顧提升國有土地管理效益,財政部國產署民國108年訂定「國有非公用邊際土地提供認養促進環境保護案件處理原則」,針對山區、海岸、濕地、埤塘等具豐富生態資源的國有邊際土地,積極推動媒合環保團體認養。

國產署北區分署今天舉辦「國有非公用邊際土地提供認養促進環境保護簽約儀式」,共簽約3案,是首波北部地區簽約案件,包括台北市最美河川文化推廣協會,認養台北市北投區6.3公頃國有土地、新北市汐止區17.87公頃國有土地。

同時,台灣偏鄉生態物種保護暨復育協會,認養宜蘭縣蘇澳鎮海岸土地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經管保安林國有土地,共77.74公頃。

國產署表示,上述案件均經國產署組成審議小組召開審查會議,由環保團體依審查意見修正認養計畫書通過後據以簽約,未來由環保團體依其認養計畫書執行整理維護環境、辦理復育生態相關事宜及協助巡查國有土地。

國產署長曾國基致詞時指出,至去年底,已經與8個環保團體簽訂認養契約、共有11案,土地面積達1941公頃,如今再添3案,代表自推動認養機制以來,認養土地面積超過2000公頃。

據統計,公民營銀行參與環境保護認養機制,贊助經費已有500萬元左右;曾國基指出,之後也會持續協助環保團體媒合銀行,從保育團體到金融機構,再到政府機關的跨域合作,再再顯示生態保育是各界共同認知與使命。

國產署表示,未來將持續主動篩選適宜國有土地,媒合更多環保團體申請認養,公私協力,為環境生態保育付出心力,並將在4月27日舉辦工作坊進行標竿學習與座談反饋精進,希望達到國土環境永續發展的願景與目標。(編輯:楊蘭軒)1120419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