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聚焦兩岸 外媒多元觀察九合一選舉

中央社  / 台北市

(中央社記者鄧佩儒、閻文韜、葉允凱台北21日電)台灣常因兩岸緊張登上國際媒體版面,但這次九合一選舉的主軸不是兩岸關係,而是地方建設或候選人私德等問題,在台灣的外媒記者觀察選舉的角度也很多元。

中央社近期訪問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日本共同社(Kyodo News)、菲律賓頻道(The Filipino Channel)、歐新社(EPA)、印尼聲音(Indosuara)駐台記者、波蘭籍記者、來自香港並曾派駐緬甸的記者以及美國學生,瞭解外媒、外國閱聽眾如何看這次選舉。

外媒焦點不離台海情勢

德國之聲台北辦公室主任鄒宗翰指出,對外媒來說,地方選舉的重要性相對不高,但有指標性,因此會關注各政黨的表現、選舉結果對現任政府的影響。

他說,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11月初訪中,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德國民眾逾半對此持負面看法。在此同時,德國民眾關切兩岸的緊張情勢,想瞭解總統蔡英文能否帶動台灣民眾支持她的兩岸政策。

11月26日除了地方選舉,也將舉行18歲公民權修憲的複決投票。鄒宗翰說,中國當局指控台灣是在藉修憲謀求獨立,因為北京瞭解台灣很多年輕人支持台獨。因此,他說,這次修憲複決的結果也會是外媒關注焦點。

日本共同社台北支局長松岡誠指出,一般日本民眾比較關注台灣總統大選,而對台灣稍有了解的人,才會關注九合一選舉。

在議題方面,松岡誠說,日本非常關心台灣的安全。近年因台灣防疫成功、中國升高對台威脅、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等歐洲、美國官員陸續訪台,台灣現在的國際地位和他大約3年半前剛派駐台灣時很不一樣。

他說,習近平在二十大強調要統一台灣,不放棄對台使用武力,民進黨在這次選戰中強調「抗中保台」,也是日本關注的焦點。

菲律賓頻道台灣特派員楊美莉(Marie Yang)指出,她關注兩岸緊張的情勢是否對選舉產生影響,以及台灣民眾比較支持民進黨或國民黨的兩岸政策。

九合一選舉將牽動2024年總統選舉,除了國、民兩黨的勢力消長,外媒特別關注台灣民眾黨,因為這將影響有意參選總統的創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

自2011年起旅居台灣的波蘭記者施耐澤斯基(Tomasz Sniedziewski)說,民眾黨支持的候選人是觀察的重點,因為這可能影響政治版圖變動。松岡誠也說,台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是否當選,會對柯文哲有所影響。

候選人品質是重要議題

近一年內從緬甸仰光調到台灣,目前為日本媒體報導新聞的香港記者周浩霖(Thompson Chau)說,這次選舉的議題主要圍繞在地方、候選人,而不是兩岸關係,或者兩年後的總統選舉。

他特別提到,許多候選人陷入論文抄襲的爭議,比他們在兩岸關係的立場、或者候選人涉嫌貪污更受到重視,不了解台灣的人對此可能無法理解。他認為,這也說明台灣的地方選舉和總統、立委等中央級的選舉很不一樣。

印尼聲音劉美蘭(Mira Luxita Sari)指出,論文抄襲爭議會成為選舉重要的議題,反應出選民很在意候選人是否有誠信。

台灣政壇女力「非常厲害」

根據中央選舉委員會統計,這次共有24名女性參選縣市長,是30年來最高紀錄,參選縣市議員的女性人數也創下新高。

鄒宗翰指出,女性候選人數多,是外媒有興趣的角度,尤其中共二十大之後的中央政治局24名委員全是男性,在兩岸之間形成強烈對比。

松岡誠說,台灣現任縣市長當中有7名女性,選後可能會再增加2名,「這點很厲害」,顯示台灣在民主方面有非常棒的發展。

台灣選舉可做民主國家榜樣

目前住高雄、幫波蘭媒體報導台灣新聞的施耐澤斯基說,台灣和波蘭差不多同時開始民主化,台灣這些年發展出自己「充滿活力的熱鬧競選文化」,候選人穿競選背心、車隊掃街拜票等,為選舉增添有趣元素。

施耐澤斯基說,他也對台灣選民返鄉、返國投票印象深刻,「這種認真參與選舉的態度可以是許多民主國家的榜樣,也是台灣人可以引以自豪的事」。

松岡誠說,台灣投票率高,年輕族群也踴躍投票,這與日本有很大的不同。日本今年7月參議院選舉的投票率約52%,18歲、19歲的年輕人投票率僅34.49%,反觀台灣,2018年六都選舉有66%的人投票,2020年總統選舉投票率則達到75%。

楊美莉表示,台灣的選舉熱情似乎與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地位有關,選民認為有必要透過投票「讓他們的聲音(在國際上)被聽到」。

歐新社駐台攝影記者董理奇(Ritchie Tongo)說,相對於菲律賓和其他一些東南亞國家在選舉時發生殺戮、槍聲的「血腥選舉」相比,台灣的選舉相當平和。

目前在民進黨實習的美國曼荷蓮學院(Mount Holyoke College)學生謝安娜(Annabelle Shea)指出,她在台灣常看到每個路口都有候選人在路邊揮手,這在美國是只有小村落才看得到的景象,讓她感覺很新奇。

美國羅倫斯大學學生白勝傑(Nick Bear)指出,台灣的造勢活動比美國熱鬧,有很多演講者或唱歌表演,很像演唱會;美國政治人物比較重視政見,而台灣選民似乎比較在乎候選人的個人魅力。

在改派駐台灣之前,周浩霖曾在緬甸採訪長達5年。他說,在台灣看到蓬勃的選舉活動,令他感到振奮,也讓他想起2020年在緬甸採訪的國會大選。

緬甸翁山蘇姬的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在2020年11月的國會大選中獲勝,但軍方聲稱選舉舞弊,2021年發動政變,推翻民主政府,持續血腥鎮壓示威者迄今未見緩和,讓緬甸陷入嚴重人道危機。

周浩霖說,在台灣見證民主的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地區仍有許多人在努力反抗專制統治,甚至為此失去生命。(編輯:石秀娟、陳家瑜)1111121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