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未來寄存變革方向 將協助私有文資保存為核心

故宮:未來寄存變革方向  將協助私有文資保存為核心 | 華視新聞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王揚宇台北19日電)「蘭千山館」文物案引發各界討論故宮的寄存制度。故宮院長吳密察今天說,故宮絕對不會是不遵守、不尊重文化資產的機關,未來寄存制度變革方向,將以協助私有文化資產保存為核心,以符合博物館公益性。

吳密察表示,當私人文物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為國寶、重要古物時,國家有責任協助私人保存。在私人無力保存,國寶出現保存危機時,故宮以寄存方式提供國家的庫房資源,協助緩解私有文化資產的保存困境。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舉行「國立故宮博物院近來作為是否符合公共性?」公聽會,與會專家學者以故宮不再寄存「蘭千山館」文物為例,討論故宮的寄存制度。

今天的題綱之一,吳密察宣稱未來寄存將以捐贈為前提,此新變革是否符合公共利益,以及是否有前例可循等。

吳密察說,藏品的徵集,視博物館自身典藏的質量及未來的發展願景,在不同時期採相應的藏品徵集政策,而藏品徵集以購買和捐贈為主。以私人寄存彌補典藏不足的作法,在管理上相對複雜,且須衡量公益與私利的平衡。

吳密察表示,每個博物館皆須考量自身典藏的質量內容,以及典藏是否足以支撐常態展示等條件,制定符合公共性的寄存政策。

吳密察說,故宮是一個高質量典藏的博物館,而故宮最重要的課題,是要盡可能提升展示率,因此故宮無需採取既存的方式來充實典藏及展出內容;為因應策展需求,故宮近年多採用一次性借展,這是更具效益的做法。

此外,吳密察表示,為鼓勵寄存人捐贈,未來將新增寄存須以捐贈為前提的設計,以確認寄存人具有捐贈的意願。實際執行作法包括,寄存合約到期後,故宮即啟動捐贈的審查程序,或是寄存合約到期後,若確認寄存人同意捐贈,故宮啟動捐贈審查程序,若不同意捐贈,故宮不再接受寄存。

吳密察指出,以捐贈為前提的作法,於國內外博物館並非罕見,故宮以往也曾有寄存期滿後,所有人同意捐贈的案例。

吳密察強調,博物館的經營必須重視其制度化、公共性與專業性,而故宮既然是國家機關之一,一定會遵守文資法相關規定及配合國家的政策,對於文化資產採取尊重、協助保存的立場來做事,故宮絕對不會是一個不遵守、不尊重文化資產的國家機關。

中場休息時間,吳密察接受媒體訪問,被問到是否會有「付費」寄存制度;他說,故宮的文物不是那麼弱,也不需要靠寄存收費來增加收入,因此沒有這個考慮。

蘭千山館文物為板橋林本源家族的林柏壽及其後人寄存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收藏品,「蘭」代表唐代書法家褚遂良的「黃絹本蘭亭」,「千」則代表書法家懷素的「小草千字文」。(編輯:蘇志宗)1111219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