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稱兩岸同屬一中 法律學者:相當危險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吳昇鴻台北7日電)前總統馬英九說「兩岸同屬一中」,總統蔡英文認為兩岸互不隸屬是事實。學者認為,以憲法層面而言,1990年代後才區分自由地區和大陸地區,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台灣,中華民國亦未承認對岸,「直接以中國將台灣匡起來,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

蔡總統結束出訪前與隨團記者茶敘表示,前總統馬英九赴中稱台灣和對岸「都是中國」的說法是1970年代論述,以現在情境而言,兩岸互不隸屬是事實;而馬英九基金會發出新聞稿,指總統否定憲法一中原則,公開主張兩國論。

南台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教授羅承宗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1970年代仍屬「大中華法統」時期,當時的憲法未具增修條文概念,並無區分所謂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大陸地區。

羅承宗指出,1990年代後因應政治與社會情勢轉變,憲法增修條文將實際統治領土分別為自由和大陸地區,出現「分裂國家、兩個區域」的現況。

羅承宗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如今毫無疑問地存在於世界,但從未統治過台灣,而中華民國在台灣亦是事實,因此蔡總統才表達現在已是2023年,「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

對於馬英九稱兩岸同屬一中,羅承宗認為馬英九迴避問題,「直接以所謂中國將台灣匡了起來,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他表示,即便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49年存在,「但我們憲法並不承認對岸,中華民國在台灣是社會最大公約數」。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胡博硯告訴中央社記者,以當前憲法文字而言,雖未能直接否定馬英九所言全誤,不過時宜的確有待討論。

胡博硯表示,1999年前總統李登輝接受外國媒體訪問,回應媒體所提「北京政府視台灣為『叛離的一省』,該如何因應」時,李登輝將兩岸定位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當時並未全然將憲法改為兩國論,不過已在憲法內所謂「一中」搭配兩國論的概念發展,區分主權和治權的差異。(編輯:蘇志宗)1120407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