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6日電)中國經常批評西方國家如美國的「對華認知」出現「偏差」,環球時報今天發文稱,西方國家有些「所謂的中國通」沒有研究中國的背景,只被反中政治勢力包裝,扮演著「偏見傳播者的小醜角色」。
環球時報還引述專家分析不同國家的「中國通」。
報導引述北京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說,以美國為例,不少老一代「中國通」曾長期在中國生活,有很多中國朋友,對中國的研究主要依據其經驗和在中國的人脈。
他指出,在歷任美國駐中國大使中,第二任大使恆安石(Hummel, Arthur W.)、第四任大使李潔明(James Roderick Lilley)、第五任大使芮效儉(Stapleton Roy)都在中國出生,很了解真實的中國。
達巍認為,老一代的美國「中國通」從60、70年開始研究中國,曾伴隨著中美關係逐漸走向正常化以及中國從封閉走向改革開放、從落後走向發展的過程,因此對中國總體來說充滿期待和好感。
達巍說,但目前的美國「中國問題專家」接受美國社會科學訓練,強調量化等方法,只對所研究的國家對「進行冰冷的解剖」;而且他們主要從90年代開始研究中國成為一個越來越強大的經濟體,因沒有經歷過中國從落後走向富裕,所以對中國不抱有什麼期待,「比較容易敵視和對抗中國」。
他又指,最近4、5年美國「政治正確」的氛圍降低了一些人對中國研究的興趣,再加上疫情等因素減少中美交流,導致中美彼此認知粗糙、極端和簡單化,還形成斷代問題。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表示,部分新一代研究中國政治經濟的歐洲學者,缺乏對中國歷史文化的了解而陷入某種預設思維,研究時自覺或不自覺地帶有偏見,特別是研究中國制度時會與西方制度比較,得出的結論很難超越意識形態的約束。
他說,目前歐洲培養的「中國通」未必是中國想要的「中國通」。歐洲不僅存在沒有實地見聞就亂寫涉中報告的「假中國通」,也有在中國待上不夠半個月就能出書的「偽中國通」。
報導指出,英國政府3月宣布將在2024至2025年增加資金,提高相關部門人員與中國接觸的能力,增加政府對中國經濟及軍事政策的了解,以保護國家安全。
報導形容,這是英國政府視中國為最大競爭對手,先入為主制定對中國的強硬政策,「帶偏」新一代「中國通」,阻礙中英交流。
中國澳大利亞研究會會長、華東師範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陳弘表示,在澳洲,官員型「中國通」的代表是澳洲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他通曉中國人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陳弘說,目前澳洲也出現「偽中國通」,部分人沒有任何中國研究背景,是被政治勢力和媒體透過輿論造勢包裝出來;部分人則是希望獲得澳洲居民身份、長期對中國不滿的政治投機分子。
遼寧大學國際經濟政治學院副教授李家成表示,近年韓國的「中國通」在政界等領域不受重用,有少數韓國「中國通」總想以發達國家看發展中國家的視角評論中國,而中國的快速發展讓他們不得不正視中國,心理上出現落差,容易對中國產生偏見。(編輯:陳沛冰/楊昇儒)1120526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