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6日電)鼓勵高中職生畢業後先就業的青年教育儲蓄戶方案112年申請人數下降4成,教育部分析,可能受誘因較高的產學攜手計畫2.0影響,仍希望保留青儲方案,但會調整規模。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審查113年度教育部預算案,民進黨立法委員吳思瑤和陳秀寳關注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的成效。
根據教育部資料顯示,為了讓高中職應屆畢業生確立未來人生目標和方向,教育部和勞動部於民國106年推出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申請人數從106年的2383人逐年增加至110年最多6596人,111年降至5328人,112再降到3083人,歷年媒合比率皆約6成。
吳思瑤表示,青儲方案推動至今,媒合比率皆約6成,沒有太大變動,但112年申請人數比111年減少4成2,如果青儲方案不是那麼可行,未來是否要走向退場或轉型,教育部應該要說清楚。
陳秀寳提到,111及112年的青儲方案參與人數突然大幅下滑,且歷年媒合比率僅約6成,有參與卻未完成計畫的人數則遞增,教育部應瞭解中間到底發生什麼問題,導致學生中途退出。
教育部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專案辦公室回應,為了讓學生多元選擇,教育部去年推出產學攜手計畫2.0,從每年4000多名增至1.1萬名;在政策分流下,技職導向明確的去產攜計畫,尚不明確的學生則透過青儲方案進行職場試探。
青儲專案辦公室提到,退出人數雖有增加,退出率卻是下降,至於中途退出原因,主要是青年在試探過程中提早定向,參與青年滿意度也達8成。
教育部長潘文忠回應,教育部推動產學攜手計畫,每年約4000多人,因為有工作才有報酬,因此很多學生寧可直接去打工;後來教育部推出產學攜手計畫2.0,上課時間由政府補助5000元,也讓參與人數增加3倍。
潘文忠表示,技職導向明確的學生,可以參加產學攜手計畫2.0,但對於未來科系選擇和志向仍模糊的學生,教育部仍希望保留青儲方案,讓他們有機會能夠去探索未來職業性向,但規模可以調整。(編輯:張雅淨)1121106
新聞來源:中央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