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經濟自由度指數 台灣司法效能再創新高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林長順台北2日電)司法院今天指出,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於2月27日發布「2023經濟自由度指數」,台灣在司法效能為94.7分,較6年前大幅進步27分,司法改革成效獲國外權威調查機構認同。

台灣公民人權聯盟籌備處今天公布「司法信心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受訪民眾對於司法改革、法官表現、司法公正性的滿意度均未達4成。

司法院表示,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於2月27日公布「2023年經濟自由度指數(2023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台灣司法效能(Judicial Effectiveness)評分為94.7分,較6年前大幅進步27分,比起國際平均數值的48.5分也有明顯優勢。

依據國發會分析,這是因為台灣推動各項提高司法透明度、便利度、專業性的改革措施所致,台灣司法改革成效,值得全體國人正視。

司法院指出,依據中華民國群我倫理促進會、遠見雜誌所做調查,法官信任度由2017年的32.8%上升至2021年的43.1%;司法院委託民調公司所做調查,法官信任度也從2017年的39.6%進步到2022年的58.8%;即使是過往民調數字一向偏低的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民調,法官信任度也較6年前進步16個百分點。

另外,依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的2022年世界競爭力年報(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台灣司法公正性(Justice)由6年前的31名進步到25名,進步顯著,且與其他世界主要國家(如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德國)並駕齊驅。

司法院強調,法官依據法律與證據做出判決,在具體個案中,也許會因為法律限制或證據缺乏,必須做出有利於被告的判決,或不符合多數民眾對於正義實現的盼望,但不受輿論、壓力等外在因素影響,完全依循法律與證據、獨立審判,正是民主法治的價值所在,也是台灣可以告別威權陰影,躋身民主法治國家的重要因素。

司法院指出,將判決結果不符民意,歸因為法官亂判,進而指稱是司法不公正的主因,過度簡化問題的結果,對於法治的成熟、民主的深化,恐有不良影響。

司法院表示,近期各民調機構與司法相關的調查結果,司法改革成效獲得國外權威調查機構認同,法官的信任度與司法公正性評價也日益提升,對於部分民調報告與其他民調結果有明顯出入,須進一步探究成因,但司法院仍會一本改革初衷,廣納各界建言,讓民眾能夠更理解與認同司法。(編輯:張銘坤)1120302

新聞來源:中央社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