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與他的海! 治癒台灣人「恐海症」

採訪/撰稿  / 台北市

台灣是四面環海的島嶼,但生活在島上的我們,對於周遭海洋的了解往往十分有限。導演黃嘉俊歷經三年,跨越八千多公里,用影像記錄了「海洋文學作家金磊」,兩位愛海人追逐夢想的過程,期盼用這部動人的海洋電影,讓台灣人不再恐海,而是轉身擁抱大海,發掘更多可能性。

遨遊藍色大海,噴出水霧,時而浮上水面,時而下潛海中,牠們是海洋的歌唱家大翅鯨,又稱為座頭鯨。從低頻的呻吟嘆息,到高頻的尖叫,有時還有各種變奏!台灣拍攝團隊,跨越8500公里,捕捉牠們優雅身影,而一幕幕令人屏息的海洋絕美景色,也都被熱愛大海的、紀錄片導演黃嘉俊,蒐錄影片中。人稱黑糖的導演黃嘉俊,歷時3年用影像記錄下,兩位海上男兒,追逐理想以及他們和大海的故事。

2016年8月,台灣海洋作家廖鴻基,展開一趟瘋狂危險的海上冒險!他靠著一艘用黑色浮筒打造,3米見方不到50公斤的、無動力浮板平台,隨著熱帶洋流黑潮,北漂300多公里。

在海中和鯨群一起優游,他是41歲的金磊,父母都是生物學家,自己也就讀生物相關科系,從小就熱愛自然生態,金磊成為台灣第一位水下鯨豚攝影師,十多年來他遠赴世界各地,按下快門捕捉鯨豚最美麗的瞬間,廖鴻基和金磊,用自己的人生擁抱大海,他們勇於冒險追求自由,更擁有一套自己的海洋哲學。

跟著金磊的腳步,紀錄片拍攝團隊,曾和18隻大翅鯨在海中共游,也曾在台灣東海岸,見證抹香鯨和虎鯨同一天連續現身,光是前期的拍攝,黑糖導演投入1000萬元耗盡資金,已無經費做後製上映,最後靠著群眾力量集資圓夢,而下一個目標,則是發起1萬名,海洋之子公益放映計畫,讓年輕學子認識大海,如同撒下1萬顆海洋種子,期待海洋DNA及早萌芽。

紀錄片團隊,將這部美麗的海洋電影,視為獻給這座海島、最珍貴的禮物。期待用影像,讓台灣人不再恐海,而是面向大海、以海為傲!看見海洋的美好,同時正視它被破壞的現況,並且共同守護、付諸行動。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