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山地-不一樣的起跑點

劉英欽 林勳裕 報導  / 南投縣

  本單元再度深入地報導山地的教育問題,如果您有空到山地部落去走一趟,就會驚訝地發現其實山地學校的硬體設施一點都不比平地遜色,但是山地教育水準的落差卻是有目共睹的,到底山地教育的問題是出在哪裡呢?

  聽聽這天使般的歌聲,看看這些清秀如花的少女,黃金一般的年華實在令人欣羨,她們目前都是十幾歲的國中生,如果順利,還有高中三年、大學四年的黃金歲月等著她們,但是,就因為她們是原住民小孩,所以能夠順利地升上高中,考上大學的恐怕少之又少。

  在展望會輔導員的引導下,記者造訪了南投縣仁愛鄉,泰雅族小女孩洪愛玲的家,愛玲的家是依附著舅舅屋子的後牆,所搭建的一間木屋,屋子裡陰暗潮濕,破陋零亂。愛玲的家裡成員很完整,有爸爸、媽媽、哥哥和姐姐,最大的姐姐只有十七歲,卻已經嫁人了,由於是嫁在村子裡,所以夫妻兩人偶爾也回娘家幫忙照料。

  愛玲的父親平時為人幫農,收入微薄,又有酗酒的習慣,幾乎是自顧不暇,母親從小就患了小兒麻痺症,手腳和臉部肌肉嚴重痙攣扭曲,不但無法做事,還得仰賴別人照顧,大姐十六歲就出嫁了,比她才大兩歲的哥哥,也是小學一畢業就到埔里的鐵工廠去當學徒,因此每天放學回來就有做不完的家事,洗衣、洗碗、做飯,還得照顧行動不便的媽媽,愛玲雖然上有父母兄姐,全家的生活負擔,卻沈重地壓在她小小的肩膀上,清秀的臉龐不時流露一股憂鬱的氣質,再過幾天就要從小學畢業了,在這麼沈重的生活負擔下,成績不錯的愛玲很可能跟哥哥、姐姐一樣,國小一畢業就無法再上學了。

  這三個天真頑皮的孩子,看起來跟平常的小孩沒有什麼兩樣,但是這一位奶奶就不尋常了,這一戶居住在南投仁愛鄉的泰雅族家庭,年輕的父母因為離婚而先後離家出走,年老的外婆,只好含辛茹苦地帶養這三個無辜的小孩。單親家庭,和失親家庭在某些原住民部落相當普遍,結果大多由祖母負起養育的責任,出生三個月,就由祖母負責帶大的楊惠珊就是一個例子。

  目前惠珊家裡除了奶奶之外,還有長年臥病在床的祖父,全家的生計就靠著奶奶,在巷子裡開的這一間簡陋的雜貨店撐持著,生活的困窘可想而知,類似像楊惠珊這樣單親或失親的小孩,他們的求學路途,勢必要比一般的原住民小孩還要坎坷。在楊惠珊家隔壁,又找到了類似的失親家庭,已經就讀國中的林永誌家裡共有五個兄弟,由於父母雙亡,從八年前開始,五個兄弟就全部由伯父林明賢負責照料。

  在這種環境之下,能夠順利地就讀國中,林永誌的運氣已經算是不錯了,但是原住民小孩即使克服經濟困難,升上國中,就讀期間依然阻難重重。為了訪視這一位因為沒有車費,而曠課的學生高小娟,我們特別來到互助村,找到了高家,高小娟一家人就住在這一間連門都沒有的破房子裡,屋子裡除了幾塊木板拼成的一張床鋪外,看不到任何家具,土造的牆壁已經坑坑洞洞,真不知這一家人是怎麼遮風避雨的,今天蹺課的小娟不在家,不久患有重病的媽媽從田裡回來,而小娟和姐姐小玲頂著一頭汗從村裡回來。

  根據統計,原住民小孩完成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比率,只有百分之七十幾,遠低於平地教育水準,為了協助類似上述這些很可能在家庭因素,和經濟壓力下失學的孩子,台灣世界展望會,長久以來一直在三十幾個山地鄉,進行十四歲以下原住民小孩的助學工作,但是原住民小孩高比率的失學問題,除了經濟和家庭因素之外,家長的觀念也成為最大的障礙。

  由於教育水平的差距,原住民小孩長大之後,在平地社會的競爭裡,大多淪為比較低層的體力勞動階級,這種因為接觸、競爭所產生的挫折,其實主要源自於「教育」這個起跑點上的不平等,有鑑於此,原住民的有志之士,因而奮力投入教育自救的工作。台東縣延平教會的白光勝牧師,就是布農族的一位傳奇人物。

  白光勝是布農族一位傳奇性的人物,幾年前他分發到延平教區,就立志要在貧窮的部落裡,蓋一座融合信仰和教育功能的教堂,這一座教堂需要萬的龐大經費,在他的奔走努力下,三年後,延平教堂果然聳立在延平部落裡,目前這一座教堂不但供教友們信仰禮拜,也提供部落兒童和青少年讀書和進修的場所。在白牧師的感召下,大專團契學生義務來幫忙,部落裡的學生也踴躍參加,長年下來終於創造了奇蹟。

  山地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激發白光勝這種自助自救式的教育行動呢?這兩位年輕的老師都是正統師專畢業的曹族青年,他們不但甘之如飴地在自己的部落小學裡教書,假日時還熱衷地從事曹族歌謠整理的工作,但是像他們這樣的老師,在山地部落裡並不多見,山地部落由於經濟問題,家庭問題和家長的觀念問題,使得原住民小孩的教育環境已經先天不足,再加上師資的缺憾,更顯得後天失調,教育是一切競爭的起跑點,今天山地的問題糾結難解,如果不從教育問題著手,恐怕永遠都無法縮短山地和平地之間的差距。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