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門診量 考驗醫病關係

  在醫界強力反彈下,衛生署仍然堅持【合理門診量】,必須從元旦開始上路。面對以後看病收入將大打折扣,部分醫師坦承心理上不太能適應,而病人則也擔心,醫師會不會因為後頭的病人給付比較少,就降低看診的品質。新制度還沒上路,已經是隱憂重重。

  下午三點半,一般醫院已經沒什麼人的時段,台大醫院的內分泌科診間,亮起第八十號的燈號,而外頭至少還有幾十個人在等著看診。坐鎮診間的,是堪稱國內甲狀腺權威的臺大代謝,內分泌科主任張天鈞。由於不能電話預約,只為了讓醫生看上一兩分鐘,得排上好幾小時,即使如此,病人還是如潮水般不斷湧入。然而講到即將實施的合理門診量,每個人都顯得憂心忡忡,尤其擔心自己會因為落入後段給付較少的區間,而遭到醫師較敷衍的對待。

  預估自己以後收入至少會少上四分之一的張天鈞,說出了大部分醫師心裡的話。擔心歸擔心,當問到會不會考慮改掛病人較少的醫生時,幾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

  醫師本著良心看病,病人權益不受影響,將是可預見的最好結果,只是健保局實施新制,希望大醫院減少門診量的最終目的,達成率恐怕是零,畢竟要看哪個醫師,仍是病人自己的權利。(蕭彤雯 葉弘傑 蕭惠文 許永聰)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