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見食品下毒勒索 自稱千面人

陳美喬 何孟倫 報導

  專挑飲料食品下毒的犯罪手法,其實最早源自於日本,因為警方始終掌握不到歹徒的行蹤相貌,才會以千面人來形容這些歹徒,而這也引起國內外模仿效應,像台灣十多年前就發生知名乳製品被下毒,勒索廠商的案件,不但造成民眾恐慌,更是許多食品廠商的惡夢,而千面人的犯罪手法,到底觸犯什麼法律,我們也要帶您來了解。

  1984年,日本吉利果食品公司,接獲恐嚇信,一名自稱是「千面人」的歹徒,威脅要在飲料中下毒,向廠商勒索十億日圓的天價。這次事件,開啟了飲料下毒勒索的犯罪手法,並引發國內外連鎖模仿效應,光日本至少發生五百起類似事件,連知名的森永糖果食品也是受害,歹徒揚言在糖果盒上署名,揚言不給錢,就到處散發這種含毒吃了會死人的糖果盒,由於歹徒每次都順利逃脫而且沒留下證據,讓日本警方無從無法掌握歹徒的面相,才會用千面人來形容。

  這批專門在商品下毒的惡徒,信恐嚇勒索企業的惡徒,至於在台灣,最早發生在民國77年,有三名歹徒模仿日本千面人,向國內一家食品業者勒索五百萬元,否則恐嚇要在乳製品裡面注射瀉藥,歹徒最後都被逮捕,不過受害的業者則因為產品下架,損失慘重。就是因為出現,因此後來刑法修訂增列流通食品下毒罪。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