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關懷據點 照顧年長者身心靈

 / 基隆市

  台灣人口邁入高齡化之後,延後老年人的疾病或是預防失能,可以節省更多社會成本,因此政府從民國九十四年,就鼓勵民間團體在社區內,成立照顧關懷據點,目前,全台灣總共有九百多個據點,但成效如何,來看我們的深入報導。

  蘇太太到社區內的關懷據點,就像走家中廚房一樣,親切又熟悉。

  聚在一起閒話家常,志工們和長者的感情,好到就像一家人,不過畢竟這裡的空間有限,有時候只要超過二十個人,連站的地方都不夠。

  空間有限,還是可以好好利用,像入口的庭院擺了熱心人士送的健身器材,讓長者可以動動筋骨,當然,大部分老人喜愛的卡拉ok也沒有少。徐寶惜說,關懷據點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促進老人的身心健康,延後生病或失能。

  除了電話問安和老人保持基本聯繫,三十多位志工還得編組,不間斷的進行關懷訪視,而這樣的訪視,可不是聊聊天就算了。

  量血壓和量體溫雖是簡單動作,卻可以得知老人家的身體有沒有狀況,比如血壓突然升高是個警訊,得提醒他們吃藥或看病。

  龐大的志工群是這個據點最大的資產,因為有他們,才能讓所有的事很順利,但志工們也說,如果不是里長夫婦的全心投入,他們不會這麼捧場。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分析,目前全台900多個關懷據點,如果要做的好,村里長絕對是關鍵。

  里長林金龍夫婦身兼社區發展協會的負責人,校長兼撞鐘,讓成立一年多的據點,深受地方政府與民眾的肯定,他們說,附近的其他里長也想投入這個行列,可是因為種種原因,而讓他們卻步。

  整齊的表格、詳細的紀錄,顯示了這個據點的專業與熱忱,林金龍說,凡事起頭難,但如果沒人做,什麼都別談,政府要關懷據點越來越多,就不該有太多限制,並且因地制宜,不是給了錢就了事。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