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9 23:00

董陽孜的誠字運動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離島馬祖,被稱為是閩江口外,從天上灑下來的一串珍珠。從台北松山機場飛到馬祖的南竿,只需要40分鐘,但是臺灣的城鄉差距,卻讓馬祖人,很少有機會欣賞到藝術表演。書法家董陽孜和一群文化人、音樂家看到這樣的情況,把他們從2011年發起的「誠實運動」,第一次帶到馬祖。這是董陽孜花了三年時間,利用上百年肖楠木和紅豆杉,打造一個「誠」字,所推廣的新生活運動,希望喚起台灣失落許久的價值。

  有人說,馬祖的美,是大海雕塑出來的,厚實的花崗岩經過海浪的長年拍打侵蝕,形成美麗海岸。風化過的鐵堡、雄偉壯觀,高掛山頂的精神標語、氣勢磅礡,馬祖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六十多年前,那個戰火蔓延的時代。但馬祖也有柔情的一面,傳統的閩東建築,依著山勢而建,這裡是被稱為臺灣地中海的芹壁村。

  戰爭時的地下坑道,褪去槍林彈雨的聲響,由窖藏老酒和高粱,取而代之。用在地花崗岩打造世界第二高的媽祖神像,莊嚴優雅的居高臨下,守護世世代代著的馬祖子弟。馬祖很美,但馬祖人卻少有機會欣賞藝術表演的美,書法家董陽孜和一群音樂家、文化人,看到了離島偏鄉的資源不足,跨海、躍上了馬祖,他們打算用藝術跨界的方式,為這裡 ,注入新的視野。一場書法爵士音樂會,正倒數計時。

  看著剛搭好的作品、進行最後確認,董陽孜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她帶給馬祖人的藝術饗宴,很特別,這回她讓書法站起來,眼前的這個雕塑品,可是用臺灣上百年的木頭構成的,仔細一看,是一個誠實的誠字。董陽孜把高2公尺、寬3公尺、厚1.5公尺的誠字雕塑,立在馬祖特有的白色花崗岩上,取名、馬到誠功,象徵誠字、立在馬祖島上每個人心中。

  原來,董陽孜和馬祖的緣份,從去年開始,當時她和朋友一塊來馬祖玩,朋友的錢包不小心遺失,卻能在短時間內失而復得,那一刻起,誠實之島就是董陽孜對馬祖的印象。相隔一年,董陽孜不僅把她的書法雕塑帶來馬祖,一群音樂家也跟著用音樂,要讓這塊台灣海峽上的這片美麗島嶼,聽見以往在戰地馬祖從未聽過的音樂會。

  優雅的爵士曲風,迴盪在樂手之間,舞臺上,資深作曲家林少英正和樂手們加緊的彩排,跟著主旋律,吹奏小號的魏廣皓、大提琴家陳厚明,加點即興的演奏,旋律美得讓人陶醉,他們都是國際上爵士樂的菁英,但卻是第一次踏上馬祖。當書法大師和藝文界共同合作的跨界藝術,將為馬祖當地,帶來一場前所未見的書法爵士音樂會。

  這一天夜晚七點一到,馬祖民俗文物館裡已經擠滿了人潮,當地人攜家帶眷、扶老攜幼,要看看島上難得有的記者會,連部隊阿兵哥都來了,縣長楊綏生也帶著縣府的一級主管出席。這是一場藝文界的大事,更是馬祖人第一次嘗試欣賞跨界藝術的機會。帶著大家從各個角度看書法雕塑,但董陽孜最想傳達的、是誠這個字的精神,請來了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柯慶明,先幫大家上一堂國文課。接著還要大家拿起好久沒碰的毛筆,寫寫書法。

  董陽孜請大家寫出誠字,但如何發自內心感受誠的意義,她讓當地人先聽聽,由一群來自外地的藝文界朋友,誠心誠意打造的露天音樂會。坐在星空下,聆聽著詩人謝昭華、朗讀自己的詩作,搭配爵士樂和夜晚蟲鳴叫聲的相互襯托;而黑暗中的光影,是董陽孜的書法和多媒體投影跨界的表現,馬祖的這一夜,有爵士藍調的搖滾,也有現代詩意的浪漫。

  當音樂會結束時,不代表這場活動就畫下了休止符,矗立在馬祖的誠字雕塑,樸拙自然的素材,卻有著強勁有力的線條,一股壯闊豪邁的氣勢,將許多人心中對於誠的感受,全都激發出來。的確,董陽孜用百年奇木打造的這個「誠」字,就是希望喚起臺灣失落許久的價值,從2011年開始,她帶著誠、環島辦展覽,一股誠實運動的風氣,其實已經在不少地方逐漸發酵。台中的大街小巷裡,從年輕藝術家到八旬老阿嬤,還有彩繪眷村的彩虹爺爺,以及各行各業的老闆們都加入了行列。

  他們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解讀、體現「誠」字的意義。之後陸續到了臺南的孔廟,董陽孜把誠字種在土裡,鋪上草坪,變成盆景,以誠家立業當主題,象徵以誠意成家,以誠信立業;在台中市府廣場,上百名學童一起寫書法,排出一個誠字,還放起了誠實風箏;接著再前進到臺北101大樓裡,讓觀光客看到臺灣獨一無二的書法雕塑。而這次馬祖展出是第7站,10月還將要移師到東部地區的宜蘭。

  原來,這個誠字雕塑,是被董陽孜氣出來的,五年前,她看到台北101大樓外,這個由美國普普藝術家Robert Indiana的公共藝術「LOVE」的雕塑,受到民眾和觀光客的歡迎,心中不是開心而是感嘆,為什麼是英文而不是中文呢?於是她開始想,如何把平面的書法立體化。從那一刻起,董陽孜開始尋找木頭,而說起過程,還真是注定,要讓她完成推廣誠實運動這件事。

  但寫了超過半世紀書法的董陽孜,為什麼唯獨鍾情於誠這個字呢?2012年,長期推廣書法運動的董陽孜獲得了第31屆行政院文化獎的殊榮,六十多歲的她,八歲開始學書法,中學就得過國際書法獎。台師大美術系畢業後,留美進修藝術。最近幾年,她痛心書法在正規教育中,幾乎快消聲匿跡,2000年開始創作、超大幅的書法,希望把年輕人的目光、吸引過來。

  字、越寫越大,董陽孜不斷挑戰自己,也不斷和其他領域的藝術家合作,當社會對書法藝術越來越冷淡,她選擇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創造屬於當代的毛筆字,用中文找回臺灣誠信,也要讓書法,不再是、失落的藝術。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