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百類固醇藥 擬改為處方藥

朱培滋 盧松佑 報導  / 新北市

一般人遇到皮膚發炎、紅癢,會習慣自己到藥房買含類固醇的藥膏來止癢,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就發現,民眾常因過度使用含類固醇藥,導致皮膚萎縮等副作用。食藥署將開會討論,將巿售逾百種類固醇外用指示藥轉為處方藥,包括民眾最常買的康衛四聯乳膏、百膚安乳膏等,一旦改為處方藥,民眾得拿醫師處方箋才能買到。

癢到受不了,這種時候,很多民眾會自己到藥局買含類固醇的藥膏,但這些藥膏,以後恐怕得要醫師處方才能買。含類固醇的藥膏,最主要功能是止癢,成份上字尾是NE的大多就是類固醇,有的還會含去角質成份,一條200元,就是因為價格不貴,不少民眾皮膚一癢就自己買來擦,像是康衛四聯乳膏百膚安乳膏,市占率高達八成,很多人買,太容易買,擦了過量,容易導致皮膚出問題,本來是治療皮膚,最後反而越擦越嚴重。

現在食藥署決定,管理要更嚴格,如果藥局沒有處方箋就販售處方藥,會依藥事法開罰3∼15萬元。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