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與倫敦動物學會,前天發表令人震驚的最新報告指出,1970年以來,全球野生脊椎動物數量減少近6成;至2020年,總數將較50年前銳減67%。科學家警告,地球正面臨第6次大滅絕,主因正是人類活動。
科學家長期觀察全球3700種、約1萬4200群哺乳動物、鳥類、爬蟲類等脊椎動物,小自豌豆大小的青蛙、大至30公尺長的鯨魚,統計其數量變化後,每兩年發表一次報告。
最新《2016地球生命力報告》指,2012年全球脊椎動物數量較1970年劇減58%,之後以每年2%速度減少,2020年的總數將僅剩1970年的3分之1。人口倍增毒害地球,自1960年以來,地球人口增加逾1倍,由於人類食用的需求,以及居住面積擴張、毒害地球,導致動物棲地大幅減少。
物種消失速度是1900年的1000倍以上,成為繼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以來,地球的第6次大滅絕,速度甚至超過以往的大滅絕。整個自然界會崩潰,以湖泊、河流等淡水環境受創最嚴重,受觀測的881種脊椎動物中,2012年平均數量較1970年減81%;海洋與陸地脊椎動物分別減少36%及38%。
報告呼籲全球聯手專注於保護野生動物、保育森林等自然環境。WWF總幹事蘭寶帝尼指出,野生動物的消失速度「史無前例」,別以為人類可置身事外,因生物的豐富與多樣性,對於維持地球運作的複雜生態系極為重要,「失去生物多元性,整個自然界與生命支持系統會崩潰。」。
但他也說,全球已開始覺醒,對抗氣候變遷的《巴黎氣候協定》下周將生效,聯合國新制定的《永續發展目標》將運用至2030年都令他樂觀看地球未來。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