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家園 當家鄉不見了 |搶救消失的國土|華視新聞雜誌

李宜庭 採訪/撰稿 張書堯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地球暖化、氣候變遷,是全球的現在進行式,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公布,全球氣溫上升速度、快過預期,呼籲全球應該立刻採取行動,而環境團體「綠色和平」則提出警告,台灣海平面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再加上暴潮的影響,若是不積極減碳,推估到了2050年,我們所賴以生存的這座島嶼,恐怕會有超過、2000平方公里的面積、遭到淹沒,預估有將近300萬人民受到影響,當氣候危機當前,我們該如何加強基礎建設?擬定更具體的防災方案呢?【消失的國土】系列報導,帶您來關心。

一望無際、浩瀚大海,美不勝收的景色之下,卻暗藏著看不見的迫切危機。張皪心綠色和平專案主任說:「氣候變遷,如果沒有得到緩解的話,海平面上升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台灣做為一個海島,它受到衝擊也是很明顯的」。

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說:「海平面上升,帶來更可怕的衝擊是,它的暴潮巨浪會呈倍數的成長,不只是簡單的倍數,它是以五倍十倍的這種衝擊,來影響我們的沿海低窪的地方」。

極端氣候、衝擊全球。台灣這片你我居住的土地,面對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的威脅,我們做好準備了嗎?李鴻源內政部前部長說:「我們的西南沿海在海平面底下,2.6公尺到3.5公尺,(海平面)不要上升1公尺,只要上升50公分的話,我們就吃不消了,台灣的國土只會越來越小」。

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說:「它是一個國安,它也是世界的危機,我們過去說我們台灣,現在像一個大番薯,將來就會瘦瘦的,然後變成像香蕉一樣,這是真實的一個情況」。

專家警告,這不是危言聳聽,當海平面持續上升,會淹沒沿海低窪地區,破壞基礎建設,讓民眾流離失所。根據環境團體綠色和平組織推估,30年後到了2050年,在最不積極減碳的情況下,海平面上升加上颱風暴潮衝擊,台灣恐怕有2120平方公里的國土遭到淹沒,超過293萬人受到影響,上百個歷史古蹟就此消失。

李宜庭記者說:「這裡是台南安平區,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推估,海平面上升加上風暴潮,對台灣的衝擊,台南市淹沒面積426.7平方公里,為六都之首,而受影響的人口數有33.7萬人,台北市是台灣的首都,但到了2050年,如果真的面臨危機,有50.2平方公里將遭到淹沒,占(台北市)總面積的將近五分之一,預估受影響人數超過44萬人」。

李宜庭記者說:「這裡是淡水老街,而新北市則因為人口密集,大約有75萬人將受到衝擊,也是六都裡頭,最多民眾受到影響的城市」,或許,環境團體的評估,過於大膽,但卻為這片土地上的我們,提出沉重預警。

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說:「我們台灣大概,百分之80以上的人口,都是住在沿海的地方,西部沿海不但是我們,人口密集產業發展,都市發展最密集的一個地方,所以海平面上升對我們台灣來說,西南部受傷是最嚴重的,那對我們國家未來的發展,衝擊也是最大的」。

李鴻源內政部前部長說:「我們的穀倉都在,我們的西部平原,現在已經土壤鹽化了,因為我們超抽地下水,下面碰到的一個,馬上的問題是什麼,糧食安全的確保,你要吃什麼」。

董東璟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主任說:「它是一個時間尺度很長,範圍很大的一個現象,短期其實是看不太出來,但是如果現在不去留意它,等到你發現海平面上升,紅樹林可能浸在海水下,那時候再做已經就來不及了」。

文化古都、府城台南市,著台灣發展的歷史軌跡,但受到的影響首當其衝,您能想像,當家園、故鄉、街道,都可能遭到淹沒、被迫遷移時,未來、這些熟悉的人事和景物,還在嗎?許文侯店家說:「我們其實在台南非常地久,到我們現在第四代的話,其實已經破百年了,未來我們自己本身的下一代,他沒有辦法去生存,在台南這片土地的話,其實對我們來講是還滿震撼的」。

台南烏魚子百年老店,開業至今傳承四代,見證了安平的年歲,而安平老街,是全台最早形成的商店街,同樣面臨消失的危機。許文侯店家說:「我自己本身以前,就是念跟環保相關的,在我回來接家業之前,所以其實我比較有一點概念,就會想以後我們所站的地方,要是變成海洋的話會非常嚴重,第一個就是生活上面的影響,再來就是經濟上的影響」。

張皪心綠色和平專案主任說:「透過人們比較熟悉的人事物,包含了百年的老店,這種有歷史價值去和民眾溝通,民眾是特別有感的,那包括我身後的這個安平古堡,在2050年都可能會,受到海水淹溢的風險」。

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說:「最近因為極端氣候變化比較多,高溫、熱浪、森林野火、豪大雨,所以大家會有感,可是海平面上升這一塊,大家還是危機意識非常地低,因為過去沒有明顯的這種衝擊,所以大家還是忽略」。

黃偉哲(2021.5.11)台南市市長說:「我們對於氣候,對環境有這樣的責任,這個時候趕快開始還來得及」。

2021年5月,台南市長黃偉哲,簽署氣候緊急宣言,承諾提高使用再生能源比例,以達到減碳,朝中央喊出的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邁進,是繼新北市、台中市、台東縣後,第四個響應的縣市,全球則有超過1900個地方政府,宣示氣候緊急狀態。

在台灣的我們,剛歷經缺水危機,就迎來豪雨水災,當暖化問題失控,生態系統失衡,森林大火、暴風豪雨、海平面上升,都是地球的猛烈反撲。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最新第六次評估報告,暖化幅度很可能在2040年前,就跨越1.5℃的升溫警戒線,比數年前預估,提早了十年;目前更是3000年來,海平面上升最快的時刻,如果世紀末升溫超過2℃,海平面上升幅度更可能超過一公尺或更高。台灣本地的觀測分析顯示,過去110年台灣平地年均溫,上升約1.6℃,而且季節長度明顯改變,夏季增加到約120到150天,近年來,冬季更縮短到約20至40天。

李宜庭記者說:「根據IPCC在8月提出的,最新評估報告,警告人類面臨決定性時刻,不能再漠視氣候危機,其中海平面上升的情況,在1971年到2006年間,全球的海平面上升平均速率,來到(每年)1.9毫米,而2006年到2018年間,更進一步增加到了3.7毫米,人類影響很可能是主要因素,不過您知道嗎,其實台灣的海平面上升平均速率,是比全球的平均速率來得更高,真的不能忽視」。

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說:「東邊就跟全球數據一樣,可是我們的西海岸,因為進來的海水比較多,再加上地球這個自轉的影響,太平洋東邊的海水都往西邊流,所以在台灣海峽裡面,海平面的上升的量,就比全球平均值要高,大概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那現在全球平均每一年,到目前大概是0.4公分,那我們的高雄台南這邊,大概就是0.8到1公分」。

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20多年來,研發儀器,長期觀測台灣海洋水文變化,中心主任董東璟教授,帶著我們來到安平潮位觀測站,透過音波導管量測,就能得知當地水位變化。董東璟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主任說:「各位看到這個水面,它會有波動,這個靜水井的功能,就是讓海水平穩下來,那我們才能量測,準確的海平面的高度」。

董東璟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主任說:「這個儀器如果打開,有一個探頭,這個探頭可以發射音波,這個聲音發射透過裡面的,一條音波導管到水面,所以音波的速度我們是知道的,打出去的時間跟回波的時間,也是量測得到,就可以算出探頭到水面的距離,那這個就是海平面的變化了」。

全台共有30多個潮位站,觀測系統一秒鐘打一次音波,資料每六分鐘回送到成功大學,分析海平面上升趨勢。董東璟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主任說:「這個圖顯示的是基隆,長期的潮位變化,從1980一直到2000年之後,整個趨勢是向上的,高雄一樣,它的趨勢也是向上」,除了基隆和高雄潮位站,資料超過百年,台灣其他的潮位站,大多是近20年設置,但海平面上升是長期現象,目前監測只能看得出趨勢,透過分析、掌握危機。

董東璟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主任說:「潮位站其實大部分,都是設在港邊,那當這個港口有它,額外利用的需求的時候,比如這個站可能被迫要遷離,其實對長期的海平面上升的,觀測其實是不利的,因為它的數據的標準品質,可能就改變」。

海平面上升的衝擊,不只影響沿海地區,內陸也會受災,讓台灣許多地區,都難以倖免。張皪心綠色和平專案主任說:「新北市因為人口密集,以及海水沿著淡水河,入侵這個盆地的部分,所以它衝擊的範圍是很廣闊的」。

張秀美店家說:「你們在這裡開多久了,10幾年了快20年了,當然會擔心,像我們這次颱風,也是有淹上來,上面都是淹到這邊來」。

許金地店家說:「記得我小孩子的時候,以前春夏秋冬分得很清楚,現在完全沒有了,天氣一年比一年熱」。

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說:「因為地層下陷,所以台北盆地就很容易淹水,我們現在都是沿著河岸,都有很高的堤防來保護我們,可是將來海平面上升以後,外面的水位會越來越高,那裡面的水就更難排出去了,因為排水的基線改變」。

張皪心綠色和平專案主任說:「像是總統府立法院等等,以及重要的交通樞紐,台北市都可能會面臨,這個海水衝擊的影響」。

環境團體指出,新北市受影響人口最多,應協助弱勢民眾,提前擬定搬遷,台南市影響面積大,得做好都市規畫,首都台北市,必須有遷都的準備。董東璟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主任說:「很多因應的政策,包含說海堤防洪能力,是不是還是跟以前一樣,海平面上升之後,理論上可能降低了,它的禦潮防災的能力,應該做怎麼樣的一個調整」。

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說:「目前我們國家採取的措施,都是工程方面,譬如說這個海岸被侵蝕得很厲害,他就用消波塊想辦法,把這個海岸把它固化,那如果說是淹水很嚴重,他就把堤防加高,可是海平面上升,它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它造成的這種淹水的情況,到最後我們工程的手段,也是沒有辦法去抵抗的,那最重要的其實第一個,還是海岸的這個生態環境保護」。

如何加緊步調,提出長遠對策,以保護台灣世世代代,專家學者建議,做好風險評估、提高大眾意識。董東璟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主任說:「預先把潛在影響的區域對象,畫設匡列出來,幾十年之後這個沙灘,可能會減少多少,那整個的一個觀光的,一個措施作為就會調整,居住在海岸邊的,那告訴他幾十年之後,這個海岸線可能就會到你的家門口,那他要有哪些作為,那他就可以提早的因應」。

張皪心綠色和平專案主任說:「大家都知道氣候變遷正在發生,但是我們可以,對氣候變遷做些什麼,也不太了解說政府在這邊,做了什麼樣子的努力,綠色和平的工作,就是持續地去呼籲政府,應該要跟民眾來溝通,氣候變遷的影響,來替民眾守護他們家園」。

加強基礎建設,做好撤退的準備,而完善國土規畫,增進跨部會連結、全面因應,更是當務之急。緩解氣候變遷的解方,節能減碳仍是關鍵。

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說:「只有短短的30年,你想想看我們現在如果不做的話,將來一定來不及,你要怎麼去安置這麼幾百萬人,在一個新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所以我覺得說我們的,新的這個都市規畫,我們的城鄉配置,每一年都要去做」。

張皪心綠色和平專案主任說:「中央環保署今年要修訂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我們呼籲政府,要把2050年淨零碳排,這樣子具體的目標入法,以及他要去制定,明確的這個碳費的機制,來要求企業減碳,那才能更加速我們減碳的腳步」。

張秀美店家說:「現在就要想辦法了,要為下一代著想,30幾年後是我們的子孫耶」。

許文侯店家說:「那我們未來要去哪邊,我覺得那個變成說是,我們現在應該開始去思考說,我們應該要怎麼樣做」。

別讓熟悉的人事物消逝,氣候告急,在全世界敲響警鐘!海平面上升,是全球暖化帶來的結果,政府能否將口號化為實際作為,大眾能否提高警覺,學習與海洋共處,搶救家園、已經刻不容緩。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