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之殤 百棵樹倒的省思|消失的樹群|華視新聞雜誌

林季霏 吳之銓 報導  / 台北市

人們渴望親近山林,但開發過程和維護管理不當,卻可能造成生態浩劫。台中后里森林園區,2018年被開發作為世界花卉博覽會,以及2020年台灣燈會的主場區,當時的活動主打永續精神,贏得民眾不少掌聲。但活動結束後,華視採訪小組持續追蹤,卻發現大批老樹陸續死亡,原本茂密的樹林被砍得稀稀落落,直到現在還有不少生病的樹面臨衰亡,記者詢問台中市政府,得到的答覆是:「這是老樹的自然演替。」真的是如此嗎?透過我們的追蹤紀錄,一塊兒來找答案。

這裡曾經是全台灣矚目的焦點,2018世界花博最具特色的森林園區,主打永續自然生態的森林,展覽結束後,卻是一棵一棵老樹接連倒下。工作人員說:「這也是後來砍掉的,就是榕樹生病了。」沿途倒下的大樹幹,有的直徑超過50公分,有的內部已經腐朽中空,若不砍下,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數量到底有多少,台中市政府沒有回應。

我們發現有些樹被綁上繩子編號,數字從個位數二位數,來到超過二百號,這些樹當中有很多已經光禿禿,完全沒有葉子。工作人員挖土機一棵接一棵的挖除,工程車也忙著清理砍下的樹枝樹幹,工作人員表示,清理工作已經持續好幾天,地上卻還是有成堆被砍下的樹木。

時間拉回2018年,世界花卉博覽會在台中舉辦,后里森林園區是最大的主場區,以結合森林的生態自然共生為特色,尤其園區內的四口之家展館,以大樹圍繞的永續建築為概念,獲得九項國際大獎,2020年台灣燈會再度選在后里森林園區登場,創下單日高達85萬人次,累計破1100萬人次的參觀紀錄。

燈會結束,承載台中璀璨驕傲的園區卻生病了,華視採訪小組發現,園區內的樹大批死亡,詢問台中市政府,市府表示會做最妥善的照顧。陳大田(2020.12)台中市建設局局長說:「它一定是永續概念,因為都市計畫把它畫定成公園園區,所以大家將來來這地方一定是非常喜愛,可以來親子遊。當然有局部的一些樹木因為可能土壤的關係,可能樹木本身因為樹齡也大了,或是一些外在條件,有部分的樟樹它是有些病症,不過我們都跟相關的專家跟學者,我們都會共勘,其實這部分我想市民不用擔心,因為我們會把最好的方式,做最好的照顧。」

2021年4月採訪小組再度回到已經變更為后里森林公園的園區,隨同的還有樹醫生詹鳳春,詹鳳春是東京大學森林植物農學碩士,都市計畫環境設計工學博士,在台灣各地宣導搶救病危樹木,走進園區只見樹醫生不斷搖頭嘆氣。詹鳳春樹醫生說:「現在我們看到的全部都死了為什麼?他們後面都沒有做處理嗎?應該說從燈會過後就沒有人在管理,他沒有好好地養它,土壤都硬掉了土壤沒有空氣,而且這邊全部都填水泥,它的根已經窒息了,幾乎都這樣。」

我們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繼續往前走,看到還沒有被砍掉的樹,樹皮腐爛被剝掉一層,密密麻麻的螞蟻群在樹幹鑽進鑽出,最困擾的是小黑蚊,一下子就叮得滿手包。詹鳳春說:「小黑蚊有沒有都沒有蜻蜓,所以我才會一直被咬,如果有小蜻蜓就可以咬死小黑蚊,就不會這麼多。又沒有水,青蛙、魚也沒,公園不像公園,土壤完全沒有生態,這個土基本上下面沒有生態系統。我們一般的土下面像個大網絡一樣,全部串在一起互相幫忙,因為它太過貧瘠了,這土壤裡面沒有所謂的很好的微生物菌,所以樹木沒有辦法互相協助,所以這些樹老化的死了。健康的營養不夠,所以就慢慢的衰弱下去,所以對我而言,我看到這片森林是沒有生氣,沒有活力的一個森林。」

劉德輔永續家園協會理事長說:「它不應該是這個樣子,我們2017年剛進來的時候,裡面完全是森林的樣貌。那時候非常驚艷,鳥叫蟲鳴太驚艷了,和現在差別非常大。」這座森林原本是什麼樣子呢,在還沒有開發成為花博和燈會活動場地之前,它是十軍團的營區。我們取得原始的照片,除了部分軍事設施和隱藏在樹林裡的房舍之外,底層植物和樹林非常茂密,大樹枝葉翠綠,放眼所及一片綠色景緻。

后里在地居民說:「以前它的道路很小。就是一台車可以走的路,沒有像現在水泥地這麼多,蟬聲是同時頻率是一樣的,你聽到的是一個合唱團,不像現在這樣稀稀拉拉的。以前的植物有很多大樹,有很多茂密的灌木叢,不是像現在這樣真的落差很大。按照比例來講,說實在的現在看到的,真的不到一半,不到我們當初小時候印象中植物數量的一半。」

從Google空照圖看,2017年園區是整片綠油油的樹木群,2021年綠色出現空缺樹群被挖空好幾處,是因為花博、燈會的開發不當嗎,還是活動結束後的養護管理不當造成樹群死亡消失。記者再度詢問台中市政府,主管單位建設局卻拒絕受訪,我們調出台中市政府2018年的新聞稿,花博開發後園區保留了1900棵大樹,2021年發布新聞園區的樹只剩1500棵。

胡維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副研究員說:「褐根病非常嚴重,又加上後來舉辦花博,就跟武漢肺炎一樣,我們知道這個病原菌在,我們能做到什麼,因為基本上已經擴散出去了。遇到的又是一群年紀比較大的樹,當然就比較難去控制它。」褐根病俗稱為樹癌,具有高度傳染性,病菌主要透過植物的傷口接觸傳染,被感染的樹,組織會出現網紋狀腐朽脆化最後倒下。

顏志恒中興大學農學院駐診植物醫師說:「一直挖挖挖,本來土是到這邊,把土方和盤根都挖掉,把水泥鋪起來這邊就不管了。所以造成這個根系裸露在外,受傷的部分也不管,一直腐朽進去。這個根整個過去都腐朽掉了,腐朽掉上面對應的整個掉光,表示這個枝條都沒有用了,沒有用的話就造成安全性的問題,很容易倒下來。」

花博開發用挖土機開挖道路,施工造成不少樹木受損,包括挖掉土方讓樹根裸露高於地面,底層植物被清理掉後,土壤裸露失去保護容易乾旱過熱,加上水泥鋪面壓實土壤無法透氣,棲息環境不良都可能讓體質虛弱的樹接連染病。因為活動樹被犧牲了,就算活動結束後,環境也沒有獲得改善,生病的樹用竹竿撐著沒有積極治療,病菌在斷根處不斷孶生,透過風吹和接觸持續擴散。

不只是褐根病,老師還發現靈芝根腐病也大舉肆虐,原本翠綠的森林體系正在崩解,土壤專家憂心,涵養植物最重要的土壤恐怕也有問題。黃裕民中興大學土壤系教授說:「你看這有水,所以排水會有問題,代表這一層的根就缺氧,再來是不是會爛掉,病菌就從傷口進去了。現在大家都不看底下,都只看上面,但是根最主要就是底下會有問題。」

看不見的地底下被忽略,陸續反映出上面的樹枝無法獲得養分水分枯死了,台中市政府為了讓園區盡快恢復生氣,補種不少植栽,可惜的是有些植物剛種下去就適應不良,很典型的排水問題。目前園區由台中市政府委託外包廠商維護管理,樹死了就砍掉清除後再補種,但最根本的問題,棲息生態被破壞病菌肆虐排水不良卻沒有被解決。

我們用鏡頭記錄了森林樣貌的改變,半年前挖土機正在樹林裡砍除樹木。林季霏記者說:「半年後我們再回到現場,原本是被砍掉的樹,現在已經鋪上草皮,後方是一大片的草皮公園」廣大的草皮,美化了展館空地和樹群消失留下的空缺,草皮淺根非木質性的特性,可以不受褐根病深層排水不良的影響,但對生態而言卻是退步的現象。

黃裕民中興大學土壤系教授說:「很多我們講草原是因為水不夠,才沒辦法形成森林,只能形成草原,如果我們讓它草原化這不是生態的正常發展。」劉德輔永續家園協會理事長說:「不管是文創園區或公園,走向草皮化這是不對的,因為草皮化會造成都市熱島效應」根據雲科大的研究,一棵大樹提供的降溫效果,相當於40噸的冷氣,它的根部涵養水量,提供排洪抗旱,加上鳥類昆蟲微生物依賴它形成的生態,是都市中重要的環境夥伴。

這裡曾經蟲鳴鳥叫生態豐富,如今卻是蚊子螞蟻獨大伴隨病樹,這座森林正在改變,當老樹一一倒下,都市之肺慢慢變成了草皮,我們所付出的環境代價,恐怕要數十年才能挽回一座健康的森林。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