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化浪潮 變調的城市(下)|看見台灣五十年|華視新聞雜誌

陳沿佐 李宇承 報導  / 台北市

1980年代末期,台灣躋身亞洲四小龍,開創經濟奇蹟,當時是人稱「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但高所得的背後,社會卻也付出巨大代價。股市飆升房價高漲,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超過4萬人走上街頭,向高房價發出怒吼。而長期犧牲土地,追求經濟發展,也讓國內環境公害事件頻傳,1990年代中國邁向開放,台商大舉西進,錯綜複雜的兩岸關係,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如何牽動台灣經濟走向?繼續帶您來看。

失控的金錢遊戲,社會價值觀扭曲,房地產淪為炒作籌碼,1986年台北市房價平均每坪8萬元,到了1989年每坪已經要價28萬,漲幅高達250%。新聞片段(1989.8.27)說:「從昨天晚上九點開始,台北忠孝東路頂好附近,就聚集了許多民眾,從上往下看密密麻麻的,擠得水洩不通。」

1989年8月26日,無住屋者團結組織,發起無殼蝸牛運動超過4萬人,在當時全台房價最貴的忠孝東路街頭,席地而睡,向高房價亂象發出怒吼。無殼蝸牛運動參與者(1989.8.26)說:「幾乎所有出租的房子,幾乎都被仲介公司壟斷,我從台北市瑞安街,一路搬到木柵去,親戚朋友都認為我被放逐了。」

李幸長(1989.8.26)無殼蝸牛運動總指揮說:「住宅它是基本人權的一部分,不是商品更不是玩金錢遊戲的籌碼。」呂秉怡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說:「1989年的需要自己努力去買房子的人,他其實最大的問題,就是薪水追不上房價,一個建案一坪8萬塊,但是他多考慮了一下,隔兩天再去問的時候,牌價已經變成是8萬5千了,結果就等於每天房價都在上漲。」

身穿白衣,堅毅站在人群裡,他是當時年僅25歲的呂秉怡,就讀台大城鄉所,挺身而出對抗侵蝕年輕人未來的龐大金融巨獸,如今的他頭髮漸白仍在第一線奮戰。呂秉怡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說:「太多人在賺不義之財了,我辛辛苦苦,跟我血汗拚來的錢,竟然在快速的情況之下,被不動產或是做金融投機的人賺走,心中會覺得不平或憤怒。」

1980年代末期,農村式微,都市化浪潮成為一股無法抵擋的趨勢,1990年歌手林強發行向前走專輯,真實刻劃人口大量向都市移動的社會現象。薛化元政大台史所教授說:「因為台灣的經濟,社會資源分布太不均衡,台北可以說集所有的目光,跟所有的注意,所以很多人往台北移動。」

早在1959年由陳芬蘭所演唱的孤女的願望,就以滄桑歌喉,唱出年輕女子輾轉從鄉村到都市當女工,徬徨無依的心境,直到1970年代,仍在當時最興盛的加工出口區傳唱。

1985年歌手陳小雲推出首張專輯舞女,歌曲描繪舞女在社會的辛酸遭遇,當時被政府認為敗壞社會風俗,而遭到禁絕。但歌曲同時唱出,常民百姓內心苦悶,照樣風靡大街小巷。薛化元政大台史所教授說:「你不要只想到那個舞女,你要想到的是一般人的無奈,可能你要理解在那個時代,我們還沒有完全開放,還不是一個完全自由的國度,國民所得已經越來越高了,中產階級的比例越來越高,所謂中產階級現在指的是,專門技術人員越來越多了,這也希望改革啊。」

新聞片段(1988.8.27)說:「位於台南跟高雄交界的灣裡地區,一直在燒有鎘毒的戴奧辛廢五金,廢水並且排入下游的二仁溪。」長期追求經濟發展,台灣數十年來,總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人類開始嚐到大地反噬的苦果。新聞片段(1986.8.31)說:「從表上看來,桃園縣觀音蘆竹大園,屬於紅色區域,也就是重金屬鎘的汙染,已經到了嚴重毒害的程度。」當地民眾(1986.8.31)說:「這個手是發生痛痛病,右手是發生皮膚痛,很多的毛病都出來了。」

邱俊榮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說:「過去的石化產業為基礎的出口,做得非常非常非常地好,賺了非常多的錢,帶來所謂的台灣經濟奇蹟,那我也常開玩笑,那個時代台灣還有另一個奇蹟,就是從淡水河到高屏溪,沒有一條河是乾淨的」

台灣低廉的土地、人力成本,優勢不再,1988年6月中國公布「關於鼓勵台灣投資的規定」,兩岸互動邁向開放,更成為台商大舉西進的誘因。新聞片段(1999.7.3)說:「為了吸引台商前來投資,這次研討會,大陸各省競爭得非常激烈,幾乎每個省都派出大批的幹部到會場拉生意。」中國河北省代表(1990.7.3)說:「向台灣同胞,表示河北省機電工業,對台灣同胞熱烈的歡迎。」中國地方代表(1990.7.3)說:「有一個很大的鑄造廠,所以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我願意幫助大家安排參觀。」

盧秀燕(1990.7.9)記者說:「由於天氣冷距離遠,台灣的商人,比較少到哈爾濱市來投資,不過哈爾濱的資源豐富勞動力便宜,未來很具有發展潛力。」李育家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說:「我記得我30年前,那時候去中國的時候,真的是還沒有發展的階段,他是多麼羨慕台商啊,甚至是我們去的時候,還包飛機去,還可以到人民大會堂擺國宴,那是很風光的啊。」

邱俊榮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說:「一方面我們的資本需要找出路啦,在台灣受到很多成本高漲的影響,二方面剛好中國現在非常需要人家投資,而除了台灣以外的國家,又特別的抵制所謂的八九民運,所以就變得一拍即合。」薛化元政大台史所教授說:「我覺得很遺憾啦,我們一邊在聲援天安門的學生,一邊我們卻用經濟在支持中共政權,所以應該講,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發展的第一桶金,台灣的資金功不可沒。」

中國市場進一步改革開放,根據統計,1992年台商赴中國投資項目共6430項,協議投資金額超過55億美元,也替台灣埋下日後資金、人才及技術外流的長年隱憂,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說:「政府一開始並沒有允許,所以只有中小企業敢去,後來政府開始管制,管制的結果,很多中小企業就在海外設租稅天堂,所以他的錢反而更不回來,反而是變得台灣的GDP有點虛胖。」

2002年台灣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義,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WTO第144個會員國,台灣農產品走向世界,擴大國際經濟發展空間,此時兩岸互動腳步並未停歇。薛化元政大台史所教授說:「中國不是一個真正的市場經濟,你要用市場經濟的邏輯跟他玩,你玩不過他,你看現在就知道,動不動限制什麼,技術強迫轉移,智慧權強迫讓移,如果是中國人更慘,可能公司就被沒收了。」

新聞片段(2008.5.19)說:「遊覽車載著一車又一車,滿是中國觀光客,兩岸融冰就從這裡開始。」2008年政府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兩岸經貿互動,呈現前所未有的熱絡。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說:「2007年還沒開放的時候,我們鳳梨酥一年賣20億台幣,結果開放了,2008年2009年我們鳳梨酥賣到250億台幣。」

新聞片段(2010.6.29)說:「海基會海協會完成換文程序,共同簽署ECFA。」2010年6月29日兩岸正式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台灣銷往中國部分工業及農漁產品,關稅降為零。原本雙方還打算進一步往下談,卻出現意外插曲。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說:「那時候講說,大陸可以來台灣設廠,設一些資安可能會有機密的問題,匪諜會埋伏。所以後來就爆發2014年的太陽花事件,所以那時候後來ECFA就整個停擺。」

新聞片段(2016.9.5)說:「兩岸關係冷凍,連帶影響陸客團急速減少,觀光產業進入寒冬。」2016年民進黨政府上台,兩岸陷入急凍期,但因政權轉移,引發的國際經貿政治角力,主戰場卻不在台灣。新聞片段(2018.3.14)說:「美中貿易戰開打,雙方態度都很強硬。」

邱俊榮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時任國發會副主委)說:「台商為了要躲避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的高關稅,就開始做生產基地的轉移,一部分移到東南亞市場,那一部分回來台灣。」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原本各界擔憂,國內產業恐遭受池魚之殃,卻沒想到竟加速台商回台投資,促進產業轉型。

邱俊榮說:「美中貿易戰幾年下來,到現在我們看到台灣的投資率,從20%現在已經提高到23%、24%,無論是從短期投資受惠,或者從長期,整個經濟結構的改變。我都覺得它事實上,在台灣的經濟是一件好的事情。當時美中貿易戰的時候,其實心裡應該是開心,大過於緊張。」

走過國際經濟驟變,產業環境更迭,台灣在晦暗困境中歷經顛簸,卻仍站穩腳步,回首台灣經濟五十年,也是台灣全民打拚奮鬥的真實寫照。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