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宗良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對於太空探索來說,2022年取得了不少成績,成功的項目包括美國Nasa阿提米絲1號任務的完成、雙小行星改道測試成功、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啟用,以及中國天宮太空站的建成。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指出,接下來的2023年,還有不少值得太空迷關注的太空任務。
歐洲將發射木星探測器 美國回收小行星樣本
天文館指出,今年4月,歐洲太空總署將發射木星冰月探測器(Juice),這將是歐洲首次專門用於木星的探測任務。該探測器將於2031年7月抵達木星,在此之前將完成一次令人難以置信的穿越太陽系的飛行路線。進入木星軌道後,將多次飛越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它配備包括探冰雷達在內的十種科學儀器,以研究衛星內部海洋。
Juice在經過4年的衛星飛越後,將進入太陽系最大的衛星「木衛三」的繞行軌道,成為第一艘抵達其他行星衛星軌道的探測器。人們認為木星衛星的冰凍表面下存有液態水海洋,尤其是木衛二,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之一。
天文館提到另一個探測器,太陽系起源(Origins)、光譜解析(Spectral Interpretation)、資源識別(Resource Identification)、安全保障( Security)、小行星風化層探索者(Regolith Explorer),縮寫為OSIRIS-REx,又譯為歐西里斯號,是美國NASA對近地小行星本努(Bennu)的任務,目標是獲取本努的樣本,並將其送回地球進行分析。
OSIRIS-REx現正帶著一公斤珍貴的小行星樣本快速返回地球,預計於9月24日在猶他州的沙漠中跳傘方式軟著陸。小行星樣本返回以前只實現過一次,即2020年日本的隼鳥2號任務。
SpaceX星艦若成功 可望實現平民太空旅遊
除了探測器任務備受矚目,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創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正在研發超重型的太空載具「星艦(Starship)」,雖然尚未宣布試飛日期,但預計這艘星艦首次軌道試飛將在2023年初進行。
天文館說明,SpaceX星艦將是能夠把人類從地球運送到太空的最大發射載具以及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運載火箭,能夠將100公噸貨物送入近地軌道。星艦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系統,包括攜帶人員及貨物的太空船和超重型火箭。火箭組件將把太空船提升到大約65公里的高度,然後分離並在控制下返回地球。然後,太空船的上部組件將使用自身引擎將自己推到預定軌道上。首次軌道飛行原訂於2022年9月發射,但已多次推遲。
有別於科學相關的太空任務,「親愛的月球(dearMoon project)」項目,將帶一般民眾進行為期6天的繞月旅行;該項目定於2023年由SpaceX星艦發射,確切的日期將取決於SpaceX星艦的成功與否,這將是第一次真正有意義的深空旅遊。
太空計畫不再是政府專營 民間公司逐步投入
「親愛的月球」是由日本企業家前澤友作於2018年時提出,當時SpaceX宣布其為全球首位私人月球旅行的乘客;前澤友作從公眾中選出8名位有成就的藝術家加入這趟旅程,所有費用全部由前澤支付。前澤預計這次飛行將激勵藝術家們創作新的藝術作品,這些作品將在他們返回地球後的一段時間內展出,他希望這個項目有助於促進全世界的和平。
天文館指出,這次任務將改變我們對太空飛行的看法,因為以前只有用極其嚴格的標準挑選出的太空人才能進入太空。此任務的成功與否可能會影響到深空旅遊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重大事件,還是只是一個白日夢。
雖然SpaceX是最著名的民營航太製造商和太空運輸公司,但世界各地還有許多其他公司在開發自己的火箭發射器。印度的Skyroot Aerospace於2022年11月成功發射了Vikram-S火箭,很快將成為第一家發射衛星的印度私營公司。
Skyroot公司計畫在2023年發射首顆衛星,目標是在幾天內生產出3D列印火箭,從而降低成本。如果成功,這也可以為更低成本的科學任務發射提供一條途徑,從而加快研究速度。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