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老了|單身時代來臨|華視新聞雜誌

李婉婷 採訪/撰稿 徐森城 攝影/剪輯  / 台中市

隨著晚婚、不婚的趨勢,台灣的生育率,全球排名敬陪末座。根據國發會最新推估,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20%。您有想過,老後生活該怎麼過?或是想住在哪裡呢?靜宜大學社工系退休教授紀金山,他在台中打造了一處聚落,由年輕人擔任管家,和銀髮族共同生活,以社區型實驗場域,落實書本理論。當高齡社會的腳步正在全球加速前進,包括荷蘭、德國、美國、西班牙、日本等國家,都有青銀共居的成功案例。他山之石,台灣是否能借鏡,發展出更多元的長照模式?一起來了解。

早上十點,藝術療癒課程的上課時間,同學們陸續進入教室,準備大展身手,90歲的張爸爸總是牽著另一半,100歲的靳爺爺也熱愛畫畫。每個星期三上午,他們都不缺課準時報到。藝術療癒課程教師蔡佳吟說:「這禮拜可以畫腳,他們其實會有一些沒自信,會覺得他老了沒有用什麼都不會,這時候我們會花很多時間,去陪伴跟鼓勵。」

他們都是「好好園館」的住戶,陪伴一起上課的,是年輕的生活管家。生活管家范倚寧說:「身為一個學生看這件事情,第一是覺得老師很特別,紀老師很願意付出時間在實務界上面,這個地方真的有辦法,像他講得那麼理想嗎。」

范倚寧口中的紀老師,靜宜大學社工系退休教授紀金山,是青銀共居園館的重要推手。園館創辦人紀金山說:「不是希望所有的人都來這裡常住,這樣子這個地方就變成老人院,就變成養生村。」

從書本理論延伸走出象牙塔往實務界發展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紀金山說:「在空間型態的安排上面,它是一個服務住宅,當一個人孤單跟寂寞,其實會喪失很多的生活資源,我們就用這樣的想法,去推進這一個計畫。」

聚落的外觀像飯店民宿有公共休閒空間書店和管家服務,紀金山的築夢過程,還有一位教授夥伴陶蕃瀛。園館人生顧問陶蕃瀛說:「正因為我們是社會學家,我是社會工作者,我們的經驗讓我們知道,創造好一個固定的模式,它必須有彈性,青銀共居很好,很多細節都要有一個支持系統。」

陶老師也是社工系的退休教授,他長期投入NGO(非營利組織),為社會問題找解方,現在還多了園館書店的店長角色,負責人生顧問諮商工作。陶蕃瀛說:「開一家書店,主要並不是想要在這方面有什麼營利,不只是我服務的對象,我自己也會對於自己的生命,各種想像更豐富。」陶蕃瀛說:「不是我們把青年人準備好,老年人就會喜歡我們準備好的青年人。」

陶老師經常跟著大家,一起走讀社區規短程小旅行,他們第一站在咖啡廳裡頭,聽故事喝下午茶。園館住戶吳媽媽說:「養老院是走不動的人,這邊是比較養生的地方,我這個腳傷是暫時的,我女兒有叫我住比較長期一點,說我年紀有了。」

長期定居台北的吳媽媽,因為跌倒受傷,回到故鄉台中休養。吳媽媽說:「年輕人現在都有自己的空間,我就不想再麻煩年輕人,想說來這邊住比較方便,有人照顧我。」年輕生活管家牽起長輩的手,日復一日,串起扶持陪伴的靜好歲月。

生活管家蔡舒佩說:「他們每個人的興趣,想要的東西需要的東西,包含健康程度不同。」蔡舒佩是台中沙鹿人,面對台灣高齡社會的趨勢,她選擇生活融入工作,站在長照第一線。蔡舒佩說:「剛開始都會做很多的陪伴,在這陪伴過程中,其實是建立一種信任關係。」

青銀共遊也經驗傳承,共享生活智慧。記者李婉婷說:「由年輕管家當領隊,帶著長輩到台中附近的景點走走,山海屯都各自有小旅行的亮點。」蔡舒佩說:「很多的長輩,他一輩子,就是為了他的家庭小孩付出,如果你問他有什麼樣的目標,他們有時候很簡單,就是希望健康。」

紀金山說:「每一個人需要的服務,根本時間不是那麼長,他應該要保留更多他的自己,生命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應該還要往前走,所以這件事情我覺得,還滿有意思的。」青銀共居在國外都有成功案例他山之石足以借鏡

荷蘭的安養中心在2013年展開「學生入住計畫」青年學子可以完全免費入住交換條件則是每個月至少要花30小時「當好鄰居」位於美國克夫蘭的安養中心則在2010年發起「跨世代共居計畫」讓音樂學院碩士生免費入住交換條件是,必須定期舉行個人獨奏和周末音樂會

亞洲的日本,也透過非營利組織的Home Share計畫在大學生最多的東京文京區媒合獨居長者與青年學子以免費或便宜租金促成青銀共居。紀金山說:「台灣90%的失能長輩,在離開這個世界前,根本沒有去住過機構,他們就在家跟醫院當中來來回回。」

大家口中的月靜姐,腳部受傷行動不便。園館住戶月靜姐說:「21天打石膏。生活管家三餐都幫我送到我房間,還好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人照顧。」月靜姐說:「幸福的一個很重要條件,就是溫暖的人際關係。」

記者李婉婷說:「遠眺山景,位於中台灣的這座旅店,看起來就像一般的飯店,有沙發有床還有一個很大的衣櫃,其實住在這邊的住民,大部分都是來這邊long stay。過去他們都有豐富的人生閱歷,下半場人生,希望掌握更精彩的劇本。」

家住台中的藝術家蕭真美,在聚落體驗了一段時間,決定長住。園館住戶蕭真美說:「現在人的壽命又很長。以後每一家都是老人照顧老人,要是有什麼意外會很辛苦,來這裡尤其最重要,我不用煮三餐。你要過比較有質量的晚年,比較有尊嚴的晚年,觀念要改變我們把錢存好,到時候你生活就滿不錯的,精神上非常自由。」

長者以人生累積的智慧寶庫,傳承給年輕人,分享給無血緣的「類家人」,100歲的靳爺爺,這天要教大家做拿手的蔥油餅。午後陽光穿透的烘焙廚房,長輩人手一支擀麵棍,要找回記憶中熟悉的味道。

生活管家蔡舒佩說:「這個世代的長輩,他們需要的是關心跟陪伴。我常常說就像我們從一個家到另外一個家來,這都是我們生活的過程。」生活管家范倚寧說:「以前的長照,比較多的資源,是著重在照顧已經失能的長輩,其實更有一大群人,他們沒有到那個程度,他也是需要被照顧的。在這邊工作,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我會自己一直去思考,我老了以後想要變成什麼樣子,我爸媽老了以後會變什麼樣子,把在社工所學的帶到這邊。」

2022年底,台灣65歲以上人口為408.5萬人,老年人口占比,早已經超過聯合國定義,14%的高齡社會門檻達到17.5%,老化指數逐年上升。老後生活必須提前規,但是否跟子女或家人同住,並非單一選項。

家住台北的李小姐,每個星期都會來台中,陪媽媽吃飯聊天。園館住戶家屬李小姐說:「事實上,有考慮把她送到機構,因為我已經沒辦法照顧她了,所以我會找專門收失智的,但是那時候剛好遇到Omicron,基本上也沒位置,我要在那裡排很久。」

李小姐的母親,大家都稱她為盛老師,在這裡的生活,無論參加藝術活動和用餐,處處都有人幫忙打理。李小姐說:「現在普遍的機構都是一對多,他也不會特別照顧你,基本上要照顧自己的原因是因為,不要給任何人帶來負擔。因為久病床前,是沒有任何東西,沒有孝子、沒有孝夫、沒有孝婦都一樣,因為太疲憊了。我覺得我的領悟是,我們要好好照顧自己,因為身體是自己的,假設你健康了,我覺得在任何地方都是自由的。」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說:「我相信這一種青銀共居的經營模式,未來會是台灣其中一種,重要的高齡化社會,照護模式的出路。這個在偏鄉的地方創生,農村再生,希望引進青農,或者是年輕人返鄉,去協助高齡者照護的那種模式,比較可能會成功。」

紀金山說:「高齡社會是一個大的社會結構轉型,需要做的東西,應該是供需結構重新地安排,會有一個更重要的產業應該誕生,才能解決高齡社會的問題。」

老後生活面臨照護不足,無處居住孤立孤獨,經濟貧困的四大難題,但提早計畫未來,就有可能解決所有的困境嗎。林宗弘說:「都會化的地區,可能須要透過社會住宅,刻意去構成青銀共居的結構,否則很多高齡者的照護,還是以社區的方式在進行。」紀金山說:「經濟情況非常不好的,我們就應該協助他,盡可能去使用政府的方案,甚至是非營利組織的協助,家境情況不錯的,我們應該鼓勵他們,怎麼維持原來的生活品質服務。」

照顧高齡族群,除了社會福利,青銀共居模式也能提供資源和能量。范倚寧說:「培養自己的興趣很重要,你怎麼在以後老了,怎麼去安排你自己的生活。」陶蕃瀛說:「年輕人來這邊做管家,生活自主方面,有時候需要別人做一些協助。」蔡舒佩說:「我覺得我看到很多老後的典範,其實老有好多不同的面向。」

透過跨世代互助,能否為台灣現有的長照模式,減輕些許社會負擔和壓力。林宗弘說:「我們未來可能還是要考慮,多樣化的高齡照護路線,讓被照護者也有選擇。」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利他也利己,他們相約共好一起變老。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