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沿佐 採訪/撰稿 梅志銓 攝影/剪輯 / 苗栗縣
苗栗淺山地區,是瀕臨絕種,一級保育類動物石虎的重要棲地。但近年因為開發,造成棲地破壞,石虎生存岌岌可危,2022年5月,苗栗縣政府,通過占地8.3公頃的銅鑼竹森光電案,引發環境團體強烈反彈,就連農委會及營建署也表達反對。但2022年底,前苗栗縣長徐耀昌,在卸任縣長前兩日,仍核發許可。保育團體憂心,開發單位砍樹蓋光電,恐將對當地的動植物生態,帶來嚴重衝擊,儘管光電業者承諾,縮小工程施作面積,以破壞最少土地、對環境侵擾最低的方式施工,但光電發展及生態保育能否共存呢?迫在眉睫的保育難題,來看採訪團隊持續的追蹤報導。
苗栗銅鑼鄉竹森村,有個古老的客家地名「貓公坑」,意思是石虎經常出沒的地區,數百年來被客家人稱為「山貓」的石虎,在此棲息繁衍。採訪小組,跟隨台灣石虎保育協會成員的腳步,徒步進入山區,尋找台灣淺山生態系頂級掠食者,石虎的蹤跡。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理事李璟泓說:「像這樣的小徑,在石虎的眼中,就是一個覓食很好的地點,牠喜歡一些環境比較多樣性的空間,像現在這邊可以找到有水源,然後它也比較開闊,包括鳥啊或者是小型的哺乳類動物,牠可能就來這邊喝水。所以石虎可能就會躲在側邊,去等待野生動物,來把牠吃掉。」
瀕臨絕種,第一級保育類動物石虎,全台族群數量僅剩約五百隻,牠們生性機警晝伏夜出,鮮少在野外被人直擊,沿著山路前行,我們在一道涓涓細流旁,發現蛛絲馬跡。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理事李璟泓說:「現在看這水裡面,其實就有一些蝌蚪,蝌蚪長大之後就變成青蛙,那牠就會是石虎或者是其他食肉目動物,棲息還有喝水的地方。其實注意看喔,像這樣的泥地,可以看到動物留下的腳印。
涵養萬物維繫生態平衡,但這片森林也正面臨迫切危機,從高空鳥瞰,標示範圍內的8.3公頃林地,正是連日來引發爭議的銅鑼竹森光電案預定地。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理事長劉威廷(2022.5.23)說:「砍伐淺山森林來種綠電,絕對會是台灣綠能,發展的很重要的阻力,一個污點。」苗栗自然生態學會理事長李業興(2022.5.23)說:「每隻石虎牠的棲地,需要100公頃的範圍那麼大,當然我們不希望光電,進入到石虎敏感的區域。」
2022年5月23日,苗栗縣政府,審查位於石虎重要棲地的銅鑼竹森光電案,當地民眾在場外集結,與保育團體隔空交戰。苗栗銅鑼鄉竹森村居民徐良意(2022.5.23)說:「我們台灣電有時候會不夠,所以這個太陽能不用本錢啊,本錢又少電又會來啊。」。記者陳沿佐VS竹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永鴻(2022.5.23)說:「(你們會不會擔心說,石虎也快要絕種了),不會的啦不可能啦,不能說為了保護石虎,人當然也是要保護啊要生存嘛。」
這是一場生態與開發的拉鋸戰,根據林務局調查,地圖上紅色區域,就是石虎重要棲地,記者實際比對,發現竹森光電案預定地,明確位於石虎棲地範圍內。自2020年起,農委會擔憂,設置光電廠將對當地生態帶來巨大衝擊,曾六度行文苗栗縣政府,明確表達反對,但苗栗縣政府邀集的審查委員,16票一致決議通過。
農委會企劃處處長莊老達說:「不要因為我們需要綠能,而犧牲農業或是影響到我們的生態,這個是農委會的立場,這個案子走到這裡,在行政程序上沒有什麼瑕疵,只是我們覺得遺憾。」李璟泓說:「審查的委員,他能不能保持他的風骨,還有他的良知。居民或者是保育團體,反對的情況下,強行通過,那就表示這些審查委員把關出問題。」
面對記者詢問,苗栗縣政府拒絕受訪,僅透過新聞稿對外表示,業者承諾將遵照迴避縮小減輕和補償,四大原則進行開發。2020年,國內長期研究石虎的學者裴家騏,曾對苗栗縣石虎族群,數量及分布進行調查,石虎被偵測率,西湖鄉88%、三義85%、銅鑼79%位居全縣第三。
保育團體不解,多項數據證實銅鑼鄉石虎活動頻繁,為何苗栗縣政府執意放行。李璟泓說:「苗栗縣政府仍然執意通過,而且強調只要通過補償,就可以把這些問題解決了,所以這樣的破窗效應出來之後,淺山的破壞會更加嚴重,這是我們目前看到最大的隱憂。」
為了降低生態衝擊,業者將光電設施面積,從原先的69.98%減少為47.71%。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祕書長高如萍說:「我當然相信啦,你一定程度地迴避了,對於有些生態的棲息,理論上牠的衝擊會比較小。可是這裡面有不同的物種,到底設計的是不是對牠們來說是友善的,這個其實就可以更細膩地去規劃。」
業者甚至買下光電廠旁0.8公頃土地,不開發作為生態補償,但被破壞的山林生態,真的「補」得回來嗎?高如萍說:「我們不希望,在開發太陽光電的過程中,只看到設施的建立,而不去同時關注到在地生態或環境。畢竟生態補償區域,它目前看起來,就是跟原來的很豐富的生態棲息地點不大一樣,這樣子的環境對於石虎的棲息,是不是牠平常必經的路線,我們看不出來。」
過去竹森村,曾友善推動石虎保育,更擁有全台首座民間石虎資料館。新聞片段(2018.3.26)說:「國小退休校長鍾兆良,回苗栗銅鑼老家,成立竹森社區發展協會,和理念相同的夥伴,一塊為瀕臨絕種的石虎生態,盡一分心力。」
時任竹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鍾兆良(2018.3.26)說:「我們每一個點,都有出現石虎,所以我們就很確定,我們這個地方,竹森社區就是石虎的故鄉。」
相隔五年,社區居民態度180度大轉變,保育團體推估,跟光電業者高價租地脫不了關係。一般農地行情,一甲地一年租金,約3.6萬至4萬元,但租給光電業者,身價翻漲10倍,一年租金可達40萬,不敵重金誘惑,農地紛紛失守。李璟泓說:「我們又需要電,可是我們又需要環境好,我相信這些事情都是人們想要的,可是光電到底要做在什麼地方,我覺得政府的把關是最重要的事情。」
記者陳沿佐說:「好山好水的苗栗,近年遭到光電板大舉入侵,根據台電統計,2015年到2022年的5月,苗栗光電裝置容量就增加了47倍。其實從2020年起,苗栗縣政府總共審查超過200件光電廠設置案,其中核准通過的面積,就將近有100公頃。原本青翠的山頭,被砍成光禿禿一片,蓋上光電板,難道不會影響當地生態嗎?」
同一家光電廠商,在苗栗淺山地區開發並非首例。2020年3月,苗栗通霄鎮北勢窩光電廠正式營運,業者同樣強調採取友善工法,電廠與自然生態「共榮共存」。光電業者鍾智友(2021.3.13)說:「剛剛我們有特別強調說,我們是地形地貌不去改變。」光電業者朱麗汝(2021.3.13)說:「做了安全圍籬,然後電廠內不除草,再來我們有做生態的提升。」
業者宣稱的友善措施,真的友善嗎?李璟泓說:「如果你從空中往下看,可以看到原本這塊光電廠的棲地,跟後面還有後方的林地,基本上是連在一起,它本來就是石虎,一定要走的一條廊道,結果現在有光電廠之後,牠的路線就被截斷了。」
李璟泓說:「這個擋土牆的高度,基本上石虎上不去也下不來,所以牠勢必要從後面的樹林,穿越這個光電廠。當初我們在勘查的時候,就認為這個光電廠做下去,對石虎的廊道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沿著比一個成人高的圍籬往前走,我們發現石虎最大的天敵,流浪狗,出沒蹤跡。李璟泓說:「那個布上面可以看到有一些狗的腳印在那裡,,像這樣的高度,基本上不只石虎會過來,其實連狗都可以過去。對石虎來講,一個開放性的空間,又有狗在這裡就不是好事情。」
水泥打造的排水溝,更成為致命生態陷阱。李璟泓說:「這個水泥溝,它的高度大概是60公分左右,對於一些小型的脊椎動物,或者昆蟲、蛙類來講,就是一個很明顯的生態陷阱。因為牠只要想要跨越到山坡上,掉下去就上不來,這個基本上就不是一個友善工程啦。」
李璟泓說:「我們一直在強調綠能,可是一個以破壞山林或破壞淺山棲地,以及農地的光電設施,真的能叫做綠嗎?」>李璟泓說:「回歸到最後的問題,你不應該是去思考,我光電廠要不要讓石虎去利用,而是我到底要不要在,有石虎的地方去做光電廠。」
儘管開發過程引發爭議,前苗栗縣長徐耀昌,仍在卸任前兩天發函公告,竹森光電案,許可開發。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理事長劉威廷說:「我們覺得還是很遺憾,先講我們不是反對綠能,但是砍伐樹林去開發光電,說是綠能,那絕對錯誤的啦。」
通灣社區守望相助隊隊長曹燕銘說:「我們這塊地,原來是屬於農作物的良田,今天卻反過來。一片良田改種電。」曹燕銘說:「我不相信當這個契約滿,不繼續承租的時候,這些水泥塊,這些廢棄的光電板,你會把它清理地乾乾淨淨,我從來不相信。」曹燕銘說:「對於生態的影響,你種這個沒有農作物沒有稻田,就沒有老鼠來,當然也就壓縮掉了,石虎在這個地方生存的空間。」>
日光映照下,農地矗立著光電板,閃耀著耀眼光芒,但環境與生態的未來,卻顯得黯淡無光。曹燕銘說:「我更希望是說,世世代代日日後後的子子孫孫們,都可以看得到這塊土地,仍然有這麼多保育類物種。」李璟泓說:「光電有沒有辦法做到,更好的發電效率後,再去思考用減少面積的方式發電,我覺得這才是高科技國家,可以去思考的。」
能源轉型勢在必行,但如果破壞山林抹殺農地生機,還能叫綠電嗎?綠能發展與生態保育,該如何共存,環境永續的危機,需要社會共同省思。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