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預警劃設禁航區 專家:對台灰色地帶戰術

綜合報導  / 中國

中國在4月12日突然無預警宣布,因為要進行航太活動,16日到18日在台灣北部劃設禁航區3天,由於範圍涵蓋常用航路,大量民航班機受到影響;加上16日到18日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將在日本長野縣舉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6日當天就會經由中國劃設的禁航區前往日本,中國亂發禁航令引起我國與受影響國家連袂抗議,後改為16日上午9點半到9點57分,全程27分鐘。不過中間過程相當曲折,中國外交部也四兩撥千金迴避,有專家指出這是中國的灰色地帶戰術,就是要展現封鎖台灣的能力。今天的專題報導,帶您了解事件始末,也認識什麼叫做禁航區。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這個問題請你向主管部門來了解。」面對媒體詢問,中國外交部四兩撥千金迴避。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中國當局通報我們,因為航太活動可能對航機飛航安全造成影響,所以從4月16日到18日止劃設(禁航)區域。」4月12日下午2點56分左右外媒報導,中國預計4月16到18日早上9點到下午2點在我國防空識別區範圍內劃設管制區,進行長達3天航太活動;半小時後我國國防部在記者會上證實訊息,顯示我國情資早已有掌握,到了下午4點23分交通部發出聲明,表示管制時間改為4月16日9點30分到57分,短短一個半小時大轉彎,管制時間縮減成27分鐘。

情報次長室次長顏有賢:「(禁航區)大概距離台灣北面大概85浬左右,不管是往日本、韓國還是往美國,整個國際航路是非常多的。」若依原定管制計畫將影響6到7成的東南亞、東北亞和北美航線,3天一共波及160航班,不過就算時間縮短,預計仍將影響33個航班,可能採取往南飛的方式,最多將增加約1小時飛行時間。情報次長室次長顏有賢:「(航太活動)不外乎就是不管是衛星、通訊等等這些發射的這些任務為主。」福建海事局則是在13日下午發布禁止駛入的航行警告,在16日9點到15點的6小時,東海特定水域範圍內可能有火箭殘骸墜落,顯示中國所謂航太活動與火箭發射有關。路透社記者:「被通報劃設計畫的南韓表示(中國)做出這個決定和衛星運載火箭的墜落物體有關。」

不過中國選在G7外長會議周邊空中交通加倍敏感的時間點,逕自劃設禁航區影響18條國際航路,被認為挑釁意味濃厚,明顯是「灰色地帶戰術」,意在向台灣及周邊國家展示「有能力封鎖台灣」。而後管制時間大轉彎,彭博社報導寫下:「這是中國難得在台灣抗議後妥協。」有專家認為北京調整計畫顯示中國航空 經濟和外交等不同部門,協調可能出現問題;另外還有專家指出這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即將訪日有關。國防院國防展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G7峰會正好在16日到18日在日本長野舉行,各國領袖專機包括布林肯都會通過台灣附近空域,中共他目前這種不理性作法會遭受更多戰略反彈。」

禁航區顧名思義就是禁止未經許可的航空器飛行的空域,常用於保護軍事基地 王室住所、核電廠、水壩等設施的上空,避免遭到攻擊或偵查;另外在遇到體育比賽 、大型集會期間或是發生戰亂時都可能劃設禁航區以保障人民安全。1991年第一次波灣戰爭結束後美、英等國曾為了維護自身在中東的戰略利益,在伊拉克上方設立2個禁航區但未獲得聯合國許可;1993年南斯拉夫內戰期間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執行禁航區的決議,禁止未經授權的軍用飛機經過波士尼亞上空,後續在2011年利比亞起義時,為了制裁格達費政權並且保護平民安全,聯合國安理會再度批准實施禁航區決議。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烏克蘭上空建立禁航區以拯救人民,這要求很多嗎?」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初期,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就曾經多次呼籲希望可以在烏克蘭設立禁航區,不過當禁航區執行,各國就可以向未經許可卻進入禁航區的航空器開火,可能面臨戰爭擴大的風險,因此各國及北約對於禁航區的設立態度更加保守謹慎。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