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島守滬者 再造一片海|為家鄉做一件事 |華視新聞雜誌

蘇韋宣 採訪/撰稿 盧松佑 攝影/剪輯  / 澎湖縣

透過教科書和旅行,您對澎湖有哪些記憶亮點呢?彷彿海上長城的澎湖老石滬群,全盛時期曾高達609口,圍繞島嶼,2009年被文化部列為「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當產業結構轉變,澎湖石滬除了景觀功能,還有再興的可能嗎?當漁人都逐漸棄守這片堡壘的同時,一群在地青年回到家鄉,向老匠人學習失傳的修復工法,不只延續石滬生命,也同步建立數位影像資料庫。搭起串聯傳統和未來的橋樑,為家鄉再造一片海,繼續前進澎湖。

日暮前海水退去,澎湖紅羅村外頭,一口名為滬仔頭的石滬,綿延百餘公尺,石滬主人洪振坤帶著年輕人,重整鬆散的滬堤。紅羅村石滬匠師洪振坤說:「內海天然的破壞比較少一點,都是人為的。洪振坤說:「這個是我們老一輩,他們的智慧,我們全澎湖有67百口的石滬,以前澎湖都是靠海生活,一口石滬可以養好幾戶,很多個家庭。」

早期澎湖人打造石滬,捕魚謀生,與海共生。洪振坤說:「我們在做的時候都是用立的,那個浪這樣打才不會整個翻掉,因為它越打越緊。」如今的石滬,大多只剩採集珠螺貝類的功能,建築工藝幾乎失傳,在地青年追隨老匠人,試著學習修復。

澎湖返鄉青年曾宥輯說:「每顆石頭到他們手上,就變成好像非這顆石頭不可,然後我們自己要摸索老半天,都沒辦法做得跟師傅一模一樣,那真的都是需要很長時間的,生命的經驗才能去培養的。」

澎湖孩子曾宥輯和楊馥慈,大學離鄉背井來到台灣本島,畢業後因為愛鄉而返鄉,並在2018年深耕紅羅村。澎湖返鄉青年楊馥慈說:「就是對海洋這一塊非常有熱忱,那時候就在想,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回到家鄉,就覺得我們應該要先親自碰到海水,跟這裡最熟悉石滬的匠師相處,就看見石滬有非常多的可能跟價值。」

記者蘇韋宣說:「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後半段,還沒經過整修的石滬,它的結構是比較鬆散的,而這一段經過師傅巧手修復,已經變得比較平整之外,再經過修面之後,其實是方便石滬的主人像這樣,站在石滬上面行走,才不會驚擾在水中的魚群,以利捕撈。」

洪振坤說:「現在石滬的功能也不好啦,沒有魚了,你要是都沒有體驗,我們就會停下來,停下來有一些技法慢慢地就會沒落了。曾宥輯說:「我們就是想要跟在旁邊,然後學裡面的工法,想記錄,所以我們就是有樣學樣,師傅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參與修復工作,燃起對石滬的好奇,曾宥輯和楊馥慈,主動投入「滬口普查」。距離紅羅村不遠的潭邊村,一口崩塌的無主石滬,這是他們調查的起點。承接前人的文獻,返鄉青年們運用空拍機和GPS定位,建立「滬口名簿」。楊馥慈說:「這樣的紀錄,就是代表了它曾經存在過,可以提供給後續,對石滬想要有研究,或有熱忱的人一些線索。」

回到工作室,宥輯和夥伴逐一檢視空拍照片,再上傳到他們架設的澎湖石滬資訊平台,為傳承文化資產鋪路。楊馥慈說:「大家要去認識石滬有滿多的限制,像潮汐或是地理位置,那有這樣的資料庫,其實對於我們在國際上做研究或合作,它都可以提供一個很好的平台。

夢想萌芽茁壯,他們以數位3D模型,讓世界各個角落的人們,都能一睹石滬的奧妙。曾宥輯說:「一個完整的3D模型,可以凸顯它每個構造,甚至是它紋理,每一顆石頭的大小。有網路的地方,你只要有手機有電腦,你就可以隨時隨地去看,這個石滬的各個你想看的地方。

至今遺留下來的澎湖石滬數量為609口,曾有「魚淹腳目」的榮景,直到引進動力漁船,石滬逐漸荒廢。加上1960年代台灣設立加工出口區,就業機會穩定,產業結構轉變,人口大量外移。澎科大觀光休閒系教授李明儒說:「石滬的運作有個非常複雜,一種約定俗成管理系統,包括建造,包括維護滬的本身,那另外捕魚也要很多人力,1990年的這個時代,石滬幾乎已經完全失去功能了。」

澎湖在1999年邁入高齡社會,比台灣整體平均提早19年。2022年澎湖人口老化指數高達184.14,仍高於全台平均值。漁村社會因為人口流失,加速崩解。蘇韋宣說:「現在看到這個紅磚的煙囪,是澎湖早期用來煮魚的叫做魚灶,但是隨著產業轉變,魚灶漸漸荒廢,直到澎湖青年來到紅羅村,把廢棄的魚寮和魚灶,重新整修起來,也找回老匠人,重建消逝的文化記憶。」

昔日漁獲多,如何保存?就在魚灶工廠,經過麗華阿姨煮魚、晒乾。紅羅村居民林麗華說:「我以前煮魚的時候,一個人端魚過來,一個端魚過去,我是負責煮的。」楊馥慈說:「做石滬修復發現,我們要怎麼樣讓石滬,這個事情是可以永續下去,如果可以把另外一塊,在飲食生活的東西,去相互結合的話,那我覺得這個,當地漁村的生活感受,就會更豐富。」

修復石滬、重整魚灶,堆疊記憶中家鄉傳統的漁村風貌,也凝聚認同感。楊馥慈說:「他們以前做這件事,可能都是為了討生活,可是現在不太一樣,他們有點像老師,看到他們對文化的自信還有成就感。」藉著觀光體驗,傳承漁村子弟對海洋的情感。

曾宥輯說:「可能一些澎湖小孩他們家裡面,以前也是用石滬來養他們,要讓他們去發現,其實他跟海之間是有連結,他就會自然而然對海產生更多好奇,來做一些對海洋有益處的事情。」楊馥慈說:「我會希望未來更多當地的小孩,可以知道自己家鄉,原來是什麼模樣。」

石滬從在地走向國際,他們攜手,為永續家鄉繼續努力。李明儒說:「聯合國未來海洋十年的計畫裡面,很多地方的石滬都沒有功能了,可是到澎湖,我們的石滬是還有人在捕魚,還有匠師知道,還可以現身說法。」楊馥慈說:「我覺得就是能做更多,耆老生活的記憶可以保存,或是一起生活,我覺得就是我們會一直做下去的事。」

立足島嶼,放眼世界,他們以石滬,築起守護家鄉的堡壘。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