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醫療】後山送暖 醫師林國|華視新聞雜誌

李婉婷 採訪/撰稿 徐森城 攝影/剪輯  / 花蓮縣

醫療不分都市或偏鄉,每個人都應受到最好的照顧。台北榮總玉里分院,從2010年陸續展開居家醫療服務,陪伴癌末或重症個案及家屬,走過病痛帶來的人生煎熬。來自台北的家醫科醫師林國,十多年前下鄉實習時,就決心要當一位走入偏鄉的醫者。今天的行動醫療系列報導,要帶您前進花蓮,細說小鎮醫師,如何陪伴每個有緣相遇的病患,交織出充滿愛與關懷的暖心故事。

林國,是台北榮總玉里分院的家醫科醫師,每個星期一下午,是他和團隊,訪視安寧居家個案的時間。家醫科醫師林國VS病患說:「阿嬤你這禮拜還好嗎,(差不多耶),吃藥沒有比較好嗎,(就是這樣),我們再想辦法,看能想什麼辦法,你保重喔下禮拜再來。」

家醫科醫師林國說:「慈濟跟門諾到這邊,大概都要一個半小時的車程以上,我們這邊開車過來大概10分鐘,比較嚴重的癌症,會轉給我們安寧居家就近照顧。」十年來他們秉持信念,以居家醫療縮短病患和醫院的距離。

林國說:「以前在實習的時候,都會很欽佩外科醫生,可以靠他們的雙手,就讓病人多活了十幾年。其實來這邊有那些體悟之後,就覺得如果我們可以,讓這些病人的慢性病都控制好,不管是糖尿病高血壓,控制好之後,其實他們可能這輩子都不會發生,類似要洗腎中風的併發症,我覺得我們做的事情很有意義。民國96年服完兵役後,因為那時候還不知道要選什麼科,我就先來玉里下鄉兩年。」

下鄉服務經驗,讓林國感受到偏鄉醫療的重要性,行醫救人理念的實踐,他選擇花蓮玉里為起跑點。家醫科醫師林國VS病患說:「頭還會痛嗎,(吃藥沒有效還會暈),會暈喔,吃東西吃得好嗎,有沒有貧血看一下。」護理師吳佩怡說:「阿嬤我幫你量血壓。」

林國說:「阿嬤的先生也是我們照顧的,他之前也是因為癌症末期,住我們安寧病房,後來在我們安寧病房去世,照顧完阿公之後,其實我們就換照顧阿嬤。」林國說:「每次都要請我們喝飲料,但是我們都不能收,因為她家是雜貨店。」每一次的拜訪,醫護表達關心,雙方也同時獲得安心,他們相約下週再見。

林國說:「對病人來講,家是一個最溫暖最熟悉的地方,照顧病人其實是一個全人照顧。我們每次在診間,都會唸病人罵病人說,為什麼這個拖這麼晚才來,其實我們到病人家裡之後,才知道他為什麼出不來,就是他們可能已經臥床了,要來醫院一趟真的太困難。」

林國說:「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到宅,可能在花蓮南區,開最多死亡證明診斷書的是我吧。十年而已,但其實真的看得很多,盡量幫助病人善終,因為善終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所以真的要善終真的不容易。」

記者李婉婷說:「居家醫療服務計畫,是由醫師和護理師,評估病患的需求,提供個別化的醫療服務,他們定期到宅訪視,將資源送達給需要的民眾。」

居家訪視醫療團隊中,除了家醫科的林國,還有胸腔科醫師邱馨緯。胸腔科醫師邱馨緯VS民眾說:「(我這個喉嚨咳嗽會痛,這是什麼原因),有沒有痰,找時間可以來我們這邊,我幫你看一下,(那邊是什麼科),胸腔科,(請問醫生貴姓),我姓邱。」

林國說:「大部分的病人,其實都不喜歡到醫院,一般居家甚至安寧居家,就是我們每個禮拜可以去家裡看,讓病人感受到其實有醫療人員在關心。」林國說:「伯伯他90幾歲,是肝臟腫瘤的病人,他沒有去確定診,就是他沒有去切片診斷,所以我們每個禮拜,會看他肚子腫瘤變大的狀況。通常這種我們最怕的是突然破掉,破掉的話大概幾分鐘之內就走了,所以我都會提醒他家人,要有心理準備。」

林國說:「從事安寧療護的醫師或者護理師,耗竭是個很重要的議題,我們對病人會全心付出,跟他們的關係會越來越深。」吳佩怡說:「他們除了自己生病受煎熬以外,家屬其實心理上面身心上面,都是一個很大的壓力。」

林國說:「不管是病人能夠從疾病中好轉,或者是真的能夠幫助病人善終,家屬善生,其實這個對我來講,是很有意義的事情,所以有這種感覺之後,我覺得就離不開了。」

105歲的人瑞阿公,一早看到醫師和攝影鏡頭,熱情地打招呼。病患家屬魏小姐說:「這兩年多每個禮拜,都來照顧我爸爸,我們有什麼需求告訴他,他都很用心地幫我們服務。」

記者李婉婷說:「台北榮總玉里分院的醫師和護理師,以玉里為中心點,北到瑞穗往南走到富里,更遠還深入卓溪鄉,他們每週定期前往病患家中,提供到宅醫療服務。」林國說:「人家都一直說視病猶親,但是其實真的沒有這麼容易。」林國說:「想說這個病人是我的家人,我會對他做出什麼決定,他是我的家人,我會幫他做出什麼處置。」

醫師本著救人信念,為患者解除病痛,也期待生命裡能少些磨難。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