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努颱風】與洪水共生 海綿城市 從自然找解方|華視新聞雜誌

徐敏娟 採訪/撰稿 張書堯 梅志銓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極端氣候變化莫測,讓身處颱風帶的台灣,面臨更多的強降暴雨,而北中南各地發生淹水災情的現象,也越來越頻繁。如果過去築高堤與河流對抗的防堵思維,已經無法發揮效應,那我們又該如何與洪水共存呢?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教授廖桂賢,是台灣第一位提出「海綿城市」概念的學者,她認為要透過環境設計,提升城市的韌性與耐淹力。而這樣的概念,也持續透過水利改革帶來創新,像是台北市永春陂溼地公園和大港墘公園,在暴雨來襲時,都能發揮蓄洪的功能,為極端氣候下的台灣,提供了防洪的解方。

車道淹成河不只在台北,全台灣北中南,幾乎只要一下雨,就出現淹水災情。就算不是颱風過境,一小時就累積破百毫米的超大豪雨雨量紀錄,帶來的水患也越來越頻繁。

台北市政府水利工程處處長陳郭正說:「這是現在都市降雨的常態,在午後或者一些熱雷雨,就造成非常大的降雨,常常很突然的就超過城市的保護標準。大安福州山2021年6月4日那一天,下午兩點達到137.5(毫米),這是一小時的降雨量,台北市的防洪標準,算是世界上已經滿高的標準78.8(毫米),這幾乎是1.5倍以上的雨量,所以就會造成周邊地區,有積水現象。」

極端氣候下的氣候變遷,帶來的天氣改變有多嚴重。陳郭正說:「這一次卡努颱風,我們在三腳渡的鏡頭,這是台北大橋底下,最高水位達到2.66公尺。」

根據水利署預測,灣年最大1日暴雨強度有增加的趨勢,甚至最嚴重情況,可能是以加倍的速度惡化,可以預期,未來豪大雨帶來的淹水災情,只會越來越多。

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教授廖桂賢說:「事實上所謂的治水工程,或者所謂的防洪工程,通常就是把水,從一個地方移到另外一個地方,不應該只強調治水,因為水患或是水災的發生,不是單純水的問題,還有人的問題,包括人住在不應該住的地方,或者是各項工程相關建設,把水的問題變得更嚴重。」

為了解決淹水問題,基隆河分別在1965年和1991年,進行兩次截彎取直的工程。

廖桂賢說:「譬如說一條河流,假如右岸的人不想要淹水,他可能築了一個堤防,那這個水就移到左岸,右岸的水推到左岸去了,它的淹水增加了,他沒有選擇他也要築堤,兩邊都築堤了那怎麼辦,水會去哪裡,可能去上游或者去下游,這個時候發生什麼事,上游的人也要築堤,下游的人也要築堤,這個時候就會看到一個惡性循環,就是大家一定要築堤,」

從此基隆河下游不再淹水,但河道縮短,漲潮的河水逆流,讓基隆河中游的汐止和基隆五堵地區,只要一下大雨就淹水成災。廖桂賢說:「築堤這件事情,防洪工程這件事情,常常發生的狀況,就是它一直不斷地自我增生,一直不斷地繁衍,造成一個很嚴重的惡性循環。」

2001年,納莉颱風肆虐,把整個台北捷運全都泡在水裡。如今20年過去了,台北市的下水道排水系統,不只是全國第一,也是世界頂尖的排水標準,每小時排水量,可以高達78.8毫米,但淹水成災的情形仍然持續上演。究竟我們該如何尋求自然解方,與洪水共存。

廖桂賢說:「我們用防洪工程,來解決水患治理這件事情,其實衍生出更多的防洪工程,我認為這不是一個永續的解法。所以我開始研究韌性這件事情,不要這麼極致地去控制自然,我們稍微學習跟洪水共存,我們在洪水發生的情況之下,能夠減少衝擊減少災害,減少損失的能力,我把它稱作承洪韌性,有一些農地有一些建地,也許可以慢慢還給河川。」

位在台北四獸山腳旁的永春陂生態公園,原本是廢棄軍營,也是豹山溪的河道路徑。工程顧問公司主持人劉柏宏說:「原來它的環境生態是陂塘,但是因為人的生活,或者國家的需求,有軍營這樣一個重要的據點,所以它就加很多不透水的材料,因為它是一個營區,幾乎都是鋪面是水泥鋪面,水透不下去地面,就會往兩邊的溝跑,很快溝就滿了。」

本來應該是河流的路徑改建成軍營,雖然留了排水溝,但面對目前暴雨加劇,劉柏宏要把土地還給河川,又能讓人們使用,於是拆掉硬梆梆的水泥,打造有承洪能力的公園綠地。

台北市府大地工程處坡地住宅科科長徐瑞億說:「讓我們土壤可以去增加它的涵水,那就是一個海綿城市的概念,讓水源可以留在我們基地內,減少我們下游地方的淹水。」

劉柏宏說:「要讓河流不淹水,其實還是要考慮到城市裡面,本身就要讓水慢一點到河流去,原來平的土地挖深,就會形成一些低水位的湖泊,挖深之後填在旁邊,讓它變成是草地跟植栽,這兩個元素都可以讓水慢下來,減緩的兩個做法,就是蓄水跟透水。」

曾經是3.9公頃的平坦水泥地,現在成了5個高高低低的陂塘草地。劉柏宏說:「它的蓄洪量可以將近5千公噸,可以自由沿著逕流,滯留和延遲時間可以到8小時,這都是現在氣候變遷下,這個洪泛需要承洪的能力。長草表示水是可以進去,所以這個也是全透水鋪面,假如草地地被都是軟鋪面,那土壤蓄水的地方,其實也是算軟鋪面,只是它多了一個功能,是可以讓水留在這邊。」

綠色植和植栽,形成能吸水的軟面,行人步道也都是具有透水性的面,讓水一層層流入地底,就算下暴雨也不容易再蔓延到路面上,氾濫成災。

工程顧問公司主持人劉柏宏VS.記者徐敏娟說:「(會淹到這個路面嗎),看暴雨量多少,曾經有淹過來,一下沒有多久就疏散掉了,就是靠這個大水系統,進到城市裡面的排水系統。但是你假如說沒有這種蓄洪的水量,山坡地下來的水就很大的量進去,進去你消化不了,當然就淹更多。重要就是我們延緩它的排入,排水系統這個時間的觀點,越晚一點,它對於都市排洪的功能,貢獻就越大。」

具備承洪韌性的例子,在台北市不只永春陂,還有在內湖科技園區的大港公園。劉柏宏說:「平坦的水泥地就跟永春陂一樣,它(永春陂)原來是軍營,變成是一個可吸水的空間,變成一個海綿的公園。我們把全部的混凝土,通通都做整理,最低的地方跟最高的地方相差有3米高,最低的地方,我們下面甚至挖更深可以蓄水。」

記者徐敏娟說:「前身是台北花市的大港墘公園,原本的水泥地現在成了綠草地,而且在2.5公頃的綠色草地下,它還是一個雨撲滿,可以蓄積2900公噸的雨水,可以循環再利用。」

劉柏宏說:「地形它可以蓄水,還有存水廊可以儲水,把它打起來就可以變成灌溉,但是有洪水的時候,它就可以先放掉,可以吸收旁邊進來的洪雨。」覆蓋植被的綠地,有天然的吸水力和儲水功能,就像會吸水的海綿一樣。

廖桂賢說:「森林就像一塊海綿它可以吸水,一個積水區,把它變成都市的狀態,基本上是一個排水機器,水排得非常地快。我們可以讓綠地來吸水,來入滲跟滯納更多的水,這樣子可以給我們的下水道,多一些反應的時間。如果都市裡面的積淹水越來越嚴重,我們面臨到越來越大的強降雨,我們也不太可能一直不斷地,仰賴雨水下水道把水排出去,那這個時候要做的是,盡量在我們都市裡面創造更多的空間,讓洪水能夠無害地發生,這個就可以透過海綿城市試著達到。」

雖然台灣一年四季都會降雨,但主要雨水來自5、6月的梅雨季,和7到9月的颱風季,現在更加上即時性強降雨,帶來的災害不減反增。

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說:「台灣地區經常的發生水患,這個水患幾乎是我們台灣的DNA了,你要確定一個人他是不是台灣人,你只要問說,你這一輩子經歷過什麼水患,你不僅可以確定他是台灣人,還可以確定他的年紀是幾歲。」

台灣承受的淹水問題不曾消失,過去的剛性治水工程,恐怕只會讓大自然反撲,帶來更嚴重災情。學者、民間和公部門,不約而同,都提出承洪韌性和逕流分擔的概念,來因應越來越嚴重的洪災發生。

廖桂賢說:「過去我們人是完全不讓的,我們要開發哪裡的土地,就開發哪裡的土地,河川我們就把它束縮在河道裡面。可是這樣的方式我們發現,特別是在氣候變遷下沒有辦法,所以我們必須要改變思維,思維不能再是防洪,而是去承洪。」

劉柏宏說:「我們現在的法規,就是逕流分擔出流管制,台北我們叫做出流抑制,水要盡可能先留在基地裡面,在一定的時間後,才能夠排到排水系統,就不單靠排水溝的排水。」

王藝峰說:「例如說停車場它不僅是停車場,它在洪水期間也可以是蓄洪滯洪的空間,這個就是一種逕流分攤的概念。在平常的時候,它也許是蓮花池,它也許是養魚的這個池塘,但是在這個大水要來之前,我們把池塘的水降低,流出空間,讓它能夠承擔洪水。」

觀音區樹林里前里長吳進昌(2021.8.27)說:「當接收到中央氣象局,或是水利署的防災訊息的時候,我們現在是接近滿水位,我們要預留滯洪的空間出來,所以要把水先排掉。」

只是洪水來襲,往往直接衝擊民眾生活,如何轉化思維,接納洪水和洪水共存?陳郭正說:「我一直覺得沒有辦法治理,因為老天會對我們怎麼樣是不可預期,尤其這幾年來,世界各地的訊息告訴我們也是這樣的結果。至於共處,我覺得是一個調適行為,我們應該怎麼應變,讓我們生命財產的損失是可以減低的,而在這個事件過後,我們的都市我們的城市,也可以很快地復原起來重新再運作,這反而是我們現在對水的思考,很重要的一個點。」

24小時不間斷監測,全台北市有超過150支的下水道水位計,和109支的水位監視器,隨時掌握水情訊息。

陳郭正說:「利用一些科技,讓電腦來幫我們做事,我們稱它叫做「水情祕書」,它24小時它都在運作,每30秒就會幫我們檢視所有的數值資料,包含河川水位包含降雨量,包含抽水站的訊息。像我手機現在還存著,去年尼莎颱風期間的簡訊,非常地綿密。」

極端氣候,在全球帶來的氣候危機,不可避免,更是現在進行式。陳郭正說:「市民期待一個不淹水的城市,或是下水道標準可不可以更高一點,以台北市下水道的排水處理標準,在世界上我相信是名列前茅。以現在推算大概1小時,可以達到78.8毫米,這樣的保護標準,事實上是非常高。新加坡大概70幾毫米,那日本大概50毫米而已。」

廖桂賢說:「我們的降雨非常地極端,我們也不能一直仰賴工程,非常需要讓城市裡面用自然解方。台灣並不會說,比其他國家更適合做海綿城市,我會說它更需要,它比其他的國家都更緊迫。」

面對洪災,你我都需要改觀,不只讓土地有承洪韌性,而是我們也都要能有不怕淹水的韌性。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