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守護者 誰來守護他們?|華視新聞雜誌

黃筠婷 採訪/撰稿 梅志銓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造訪動物園時,您是不是也曾經羨慕過,能第一線接觸可愛動物的保育人員呢?他們能照顧人氣動物明星,甚至是全世界瀕危物種。不過,他們的勞動環境與條件,卻非外界想像的如此夢幻。當動物福利越來越受重視,照護動物的工作也越來越專業,保育員卻月領3萬多元到退休。同時,保育員面臨動物攻擊的高風險,但危險職務加給,卻超過30年未調整,直到多方爭取,行政院才總算拍板,自民國113年起調升。另一方面,同樣是動物守護員的動保處動物救援隊員,至今同樣是領著3萬多元的薪水,還沒有危險職務加給,守護動物的他們,又該誰來守護他們?來看我們的報導。

進入欄舍細細清點後,開始日常工作,而裡頭的房客們,看來怡然自得,一點都不緊張。台北市立動物園保育員蔡鴻志說:「我大概做了8年,就照顧鸚鵡,都知道個性,也知道牠們本來喜歡吃什麽。」

保育員就是最熟悉的照顧者,但他的任務,可不只是眼前看到的這麼簡單。蔡鴻志說:「keeper的工作,一般來講主要是在清潔打掃跟餵食,還有動物生病的時候做動物醫療,這個是所謂的基礎工作。那展場的布置,我們要上山去找漂流木,適合當牠們棲架的東西。如果群體要混群的時候,要做特殊的觀察,像這一些是所謂的特勤業務,還有一些是訓練業務,牠今天可能生病,為了預防以後生病,看醫生的時候比較安定,所以我們會做一些醫療訓練。」

工作內容包山包海,甚至為了動物的健康,蔡鴻志曾經花上20個月的時間,仔細研究如何解決鸚鵡們的挑食問題。蔡鴻志說:「這個過程中20個月,牠們給我的回饋,讓我知道我這樣做是對的,現在是我放什麼牠們就會吃什麼。」細緻的動物照護增加工作難度,蔡鴻志卻不以為苦,字裡行間反是滿滿的成就感。

同樣樂在其中的還有她,親暱叫喊彷彿是自家孩子,而聽到熟悉的呼喚,小爪水獺毛毛柚子,也立刻從睡夢中爬起來,準備大快朵頤。台北市立動物園保育員林育欣說:「牠們一三五吃虎皮蛙,二四六吃泥鰍,因為牠們代謝很快,所以我們一天可能餵3到4餐,然後也增加跟牠們的互動,因為餵越多次,你來你就會跟牠有互動。」

林育欣說:「我在動物園工作已經14年了,我現在負責的區域是熱帶雨林區,主要飼養的是小爪水獺、大食蟻獸,還有棕頭蜘蛛猴跟黑掌蜘蛛猴。」

記者黃筠婷VS.台北市立動物園保育員林育欣說:「就我喜歡啊,但我覺得就是,要對動物真的是喜歡,有這分熱忱才可以做得長久。(那你最喜歡當保育員的部分是什麼),最喜歡就是看動物,乖乖吃飯正常大便,然後不要打架不要受傷不要生病,就是我們最開心的事情。」

14年如一日,如今林育欣照養動物們,心得滿滿,這些都是仰賴過去努力地累積。林育欣說:「覺得比較困難是,有時候我們剛接觸這個物種,我們對牠不熟悉,所以你可能就要去看一些資料。有一些資料像大食蟻獸,大部分都是外文,而且也不一定會很多,所以你可能就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去了解,花更多時間去觀察牠們的狀況習慣,才有辦法照顧得比較適合牠們。」

如何讓動物在有限的空間中,過上最接近野外的生活,其實是保育員們共同的心願。蔡鴻志說:「你如何讓牠們在這樣的環境,有最好的待遇,我有這個熱忱跟我有這個能力,我可以讓在動物園裡面的動物,過得是比較好,所以我決定要來這裡。」

只不過美好願景的背後,常常危機四伏。蔡鴻志說:「大家可以看到,這是牠的攻擊動作,看起來很像在玩,但其實是牠在釋放牠攻擊的慾望。我那個時候就有一些誤判,誤判不對,然後所以就就受到牠的攻擊,直接打到臉上。貓頭鷹在飛的時候,是完全沒有聲音的,所以你完全沒有任何的察覺,牠們只要你一轉頭的時間,牠們就足夠完成一次攻擊。」

林育欣說:「像大食蟻獸因為牠是吃螞蟻,雖然沒有牙齒,但是牠有一個很有力的前手臂,很壯然後爪子很長。所以牠看起來雖然說無害不會咬你,但是當牠如果緊張的時候,牠有可能會揮手,那揮到你,你可能就會流血。」

面對動物防禦性的攻擊,受傷早已是保育員的家常便飯,不少人還因此休養好長一段時間。加上台北市立動物園,鄰近山區地緣廣闊,周邊物種豐富,難免也有這樣的情況。蔡鴻志說:「近5年然後頭4年,每年都1個人(保育員)送醫院,被龜殼花咬到送醫院,因為我們龜殼花數量真的非常多。」

具備高專業度承擔高風險,是保育員的工作寫照,過去就有不少案例。新聞片段(2018.10.2)說:「咬傷保育員的,是20歲雄性單峰駱駝寶惜,受傷的55歲保育員,在動物園有27年的資歷。」新聞片段(2007.5.4)說:「躺在加護病房的,壽山動物園組長張博宇,神情輕鬆謝謝大家關心,他被鱷魚咬斷的左手臂,露出手掌和手指。」

包含台北市立動物園高雄壽山動物園都有資深保育員遭到動物攻擊,但除了職場上的考題,回歸現實面,照護動物的同時,保育員其實連自己都很難照顧好。林育欣說:「(薪資)它是算點數的,到一定的水準以後的點數,就不會再漲了,因為現在的物價水準,跟我們薪資真的比較起來,要養家糊口真的很難。」

蔡鴻志說:「我喜歡這份工作,所以我家裡住林口龜山,我開車過來,因為坐公車可能會遲到太遠了。開車過來,1個月的油錢大概就1萬多,跟租屋已經差不多了,3萬多的薪水扣掉通勤再扣掉吃飯,坦白講我在幾年前就是個月光族,完全沒有辦法想說人生計畫再有下一步。我今天工作越來越細緻越來越專業,可是我的薪水就還是一樣是,維持在技術工友的這一個等級,那我們心裡是難免會有一種,不被重視的感覺。」

記者黃筠婷說:「保育員的職稱其實是技工,或者是工友統一領中央薪餉,上限是3萬5770元。雖然還多了危險職務加給的部分,不過現行的危險職務加給,是行政院在1990年所核定的,已經超過30年沒有調整了,因此外界也質疑,會不會已經不符合現況。而現在在各方的爭取之下,行政院也總算拍板,預計在民國113年元旦開始,保育員的危險加給,將從現行的1800元到2500元,提升到3000到5000元。」

台北市立動物園動物組組長王怡敏說:「大家一定會很難想像,這30年這麽長的時間,一定會有相對應的調整,但實際上要調整這一塊,需要大家齊心動力,也許研讀一些相關法規,找出合理推算的標準。這部分的確在近幾年,我們很努力地跟各單位溝通,園方這邊工會大家合作,我們才有目前的曙光。」

經過多方長久以來的努力,總算盼來政府對專業的部分肯定,但有一群人,還在等著被看見的那一天。

這一天採訪小組,隨行台北市動保處出任務,其實是最簡單的動物救援工作。安置好走失的柴犬,等待主人接回,而另一頭的救援隊員,已經忙了一個上午。記者黃筠婷VS.台北市動保處動物救援隊隊員說:「現在1點半,(還沒吃飯),還沒,(早上幾點開始),剛剛路邊趕快買便當帶回來,等下處理完再吃,(這是你們今天第幾趟),不曉得,我們早上8、9點出門到現在才回來。」

台北市動保處動物救援隊隊員說:「最主要是貓跟鳥,然後本來要救一隻車禍的貓,(民眾)他看錯,那個是石頭,就一坨在那邊高架橋旁邊。」繁忙的救援工作,不少時候是烏龍一場,但隊員還是得親自到現場,確保沒有危急動物。

目前台北市動保處,除了有12位動物保護檢查員,專門查緝違反《動物保護法》以及《野生動物保護法》案件的人員,另外勞務委外還有38名隊員,負責動物救援工作。

台北市動保處動物救援隊隊長林庭君說:「老鷹、貓頭鷹,猛禽顧名思義牠就是有一點猛,所以其實像猛禽的話,牠的爪子或者牠的嘴喙,都非常有可能會造成救援的同仁受傷。那其實狗貓更是,貓咪全身都是武器,他們常常都被貓抓得全身都是傷,不然就是被狗咬。」

時刻處在危險之中,也因為只要跟動物有關,都歸動保處管,導致他們業務量相當龐大。林庭君說:「我們其實救援的範圍超廣,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統統都救,所以像我們這幾年,動物救援管制的案件,都有1萬4到1萬5(千件)。台北市的警察局就有104個,分局加派出所,但我們動保處只有一個,他們會希望我們可以做到一樣好,但我們其實有非常大,資源上的落差。」

人力緊繃,讓動保處流動率大增,但更讓隊員灰心的,恐怕是薪資與勞動不成正比。以台北市動保處動物救援隊員為例,薪資已經漲多年,目前大約落在2萬7千元到3萬6千元之間。

台南大學行政管理系教授吳宗憲說:「以前大家對這件事情都不重視,大家對動物保護的這個工作,總覺得它是最邊陲的,其實就是照顧動物而已。」長期關注動保人員權益的學者認為,想要提升動物福祉,從照護動物的人員福利下手,才是第一步。

吳宗憲說:「我們如果能夠把他們的環境做改善,管理的條件做改善,我們可以應徵到更多專業的人力進來。那專業的人他代表了,我們對於動物福利的關注會更好,最後當然能夠提升,台灣的動物保護相關領域的水準。」

但等待努力被看見的同時,很多具備專業與熱情的人員,已經先黯然退場。蔡鴻志說:「我們很多同事是碩士也有博士,我周邊的同學也是有人很喜歡這個工作,但是因為薪水太低,然後決定放棄的。那也有來這邊之後,做一做發現薪水已經到頂,就離職了。」

林庭君說:「我本身比較喜歡這個工作,這個是我的誘因,但我不曉得別人是怎樣的,我相信薪水應該不會是誘因。」

如何讓相關人員,能夠在合理勞動的條件下發揮所長,仰賴政府對專業的尊重。文化大學法學院教授邱駿彥說:「政府也許會有一個觀念,就是同樣的公務員,那就有同樣的薪水,但是其實這個觀點,是有點值得去商榷的。政府要去做保育員的調薪,重視他們工作的安全,現在再來考慮其實已經是晚了,晚了30年,但是這也是一個刻不容緩的事情。」

王怡敏說:「其實危險加給可能是第一步,也是第一個階段。國際上很多動物園,其實他們都有保育員的專門學校,所以他們的確在保育員的結構上,不會那麽扁平化,這部分就跟台灣的結構很不一樣。所以在國外有專門的學校,專門養成的流程,以及一些不同的薪資結構提升,我覺得這可能是更正向的發展。」

保育員動保員守護動物誰又來守護他們在永續環境越來越受到重視的現在國際間也往動物福利的推升持續邁進。台灣如何接軌從薪資人力到整體制度我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期盼這一群動物背後最堅強的力量滿滿熱忱也能有獲得回應的那一天。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