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路中橫】縱橫台灣一甲子 回顧與前瞻|華視新聞雜誌

陳沿佐 採訪/撰稿 盧松佑 攝影/剪輯  / 南投縣

縱橫台灣超過一甲子的中橫公路,承載許多五六年級生的青春記憶。1980年代,年輕學子揹著簡單行囊挑戰徒步70公里,熱血十足的中橫健行隊,曾經是最熱門的戶外活動。另外,過去穿梭在公路間,總是南來北往服務旅客,金馬號小姐的倩影,也是許多人腦海中的美好記憶。60多年來,這條蜿蜒山路,守護著專屬台灣的珍貴記憶,為了保障用路人安全,公路局首度嘗試,將國防材料碳纖混凝土,使用於橋梁防護工程,一方面強化道路,也同時抵禦落石襲擊。近年來極端氣候事件,對山區交通帶來哪些挑戰?柔性工法,是否能夠讓公路長久永續,與天災共存?「築路中橫」系列報導,帶您繼續深入了解。

一陣陣清脆敲打聲,劃破山林間的寂靜,10多位築路工人絲毫不畏懼,攀附在高空,腳底下就是近50公尺深的峽谷。此刻他們正在進行的工程,攸關這座橋梁,是否能夠撐過下一場天災的考驗。

記者陳沿佐說:「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在中橫便道的17.2公里處,我們可以看到前方就有工程正在進行當中,該如何讓這些建設,可以承受大自然帶來的挑戰,也成為工程人員的嚴峻難題。」

中橫公路養護廠商林壽昌說:「事實上我們現在看到的不是橋,是橋的一個保護穹頂,兩年前從很高的地方有一個大概39噸的石頭掉下來,把這個橋打壞了,後來才講說要做這個鋼拱的保護。」

年中橫仍落石不斷,平均每公里一年多達9次,我們跟隨工程團隊登上鷹架,中橫便道抵禦落石襲擊的祕密武器,首度在鏡頭前曝光。林壽昌說:「這個穹頂的高度有7米6,總共這個拱圈寬度是8公尺,那當然這個鋼模是經過結構計算,它鋼板厚度加勁條的厚度,這些支撐材需要用多少密度,是經過結構計算去配置的。這個就是剪力釘,有一個點它受到撞擊,可以把這個力量分散,重新分配傳達到整個鋼拱上面去。」

每道橋梁強化機制,都依照中橫特殊地質條件量身訂做,繼續往高處爬,眼前這面20公分厚的混凝土牆,更是確保安全的關鍵。林壽昌說:「為了加強它的耐衝擊性,使用碳纖混凝土,雖然我已經從事這個行業30年,但是我們一般做這種土木的工程的話,使用這個比較特殊的材料,是比較少的。」

工程團隊經過不斷試驗,將長度22毫米的碳纖維摻入混凝土中,可增加水泥抗壓、抗彎及抗衝擊能力,橋梁穹頂落石載重力也從50噸大幅提升至260噸。這項先進技術,過去多是應用於碉堡、飛機掩體等軍事建築,這回將國防材料,使用於公路建設則是全台首例。

資料畫面說:「民國45年7月7日,東西橫貫公路開工典禮。」全長近190公里的中橫公路,興建於1956年,西起東勢,東至花蓮,是台灣第一條東西橫貫公路。第一代築路人,靠著一支十字鎬、一把畚箕,開創「人定勝天」的工程奇蹟。

交通部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主任工程司呂正安說:「榮民弟兄在山壁之間施工,有的人要垂繩子拉下去點引信,有時候用抽菸就點下去,有時候來不及,人拉上來後剩半截被炸掉了。所以這條路有一個名稱叫釀碧之路,釀就是醞釀的釀,碧就是碧血的碧。」

新聞片段(1977.12.21)說:「榮民所承做的第一個工程是東西橫貫公路,穿過太魯閣的懸崖絕壁和中央山脈的叢山峻嶺,這是歷來所建造的公路中,最艱難的一條公路。」呂正安說:「他們在半空中去打鑿,有時候走棧橋,棧橋都是用木頭或者竹子搭起來的,人就踏在那個上面去走。他們早期比較沒有所謂現在的工安觀念,都沒有戴帽子反光背心,鞋子也都是非常簡陋,所以看得出來他們在施工中,其實非常艱難。」

1960年5月,由1萬多名路工血淚打造的中橫公路,正式通車,施工期間共折損225名開路工人,等於平均每開拓1公里,就有1人犧牲寶貴性命。梨山居民高朱強森說:「我老爸是這些開路伯伯們先走前面,他是屬於醫療大隊,跟著後面,一直跟進進來的。」

隨著公路開通,開鑿中橫艱辛歷史或許早已被世人淡忘,我們跟隨梨山榮民第二代高朱強森,走過陡峭階梯穿進一片靜謐樹林。高朱強森說:「這裡就是饗堂,祭祀我們開中橫公路的老伯伯們,祂們犧牲了,現在我們都叫祂就是烈士。」

眼前這棟建築名為饗堂,主要祭祀因開鑿中橫公路殉職的開路先鋒,推開單薄木門,內部滿室凌亂。高朱強森說:「伯伯爸爸們,兒子來看祢們了,不知道祢們過得好不好,但是我都會來,希望祢們保佑我們整個大梨山地區,都能夠順順利利。」

高朱強森說:「這都是爸爸們,但比較特別的是第一層中間那一位,其實祂是公路總局的段長,靳段長。祂是在視導整個中橫公路的時候,在花蓮那個地方,遇到了落石而殉職的,雖然不是我們榮民體系裡面的爸爸伯伯們,但是也占有了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

親暱地將路工前輩稱為爸爸們,高朱大哥的語氣充滿不捨與疼惜。高朱強森說:「比較屬於開路的後期,進來的老伯伯有講,他說當時他進來從谷關進來,棉被是10公斤,到了梨山已經30公斤了。潮濕嘛,越來越重越來越重地這樣進來,就是聽國家的啦,一個命令一個動作,就這樣子就來了。」

斑駁銅像眺望著遠山,築路工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可歌可泣生死不渝。高朱強森說:「我是希望能夠把祂們開路的精神留下來,也希望整個大梨山地區,或者是所有的用路人,不要忘記這一些英雄。」新聞片段(1977.2.20)說:「中部橫貫公路,是我國聞名於世界的風景區。」

除了傷痕累累的過去,中橫公路也承載無數歡笑記憶。新聞片段(1986.2.13)說:「大隊學生戴著黃色帽子,背著大包包走在中橫公路上,這是最夯的救國團夏令營。」1980年代是中橫健行隊的黃金時期,七天六夜行程,從霧社或梨山出發徒步70公里,目標前往花蓮長春祠,當時甚至流行一句口號,「走過中橫無所不能。」

除了年輕學子征服中橫的熱血身影,金馬號小姐的優雅倩影,也是五六年級生共同的年少記憶。配合中橫公路開通,1959年上路的金馬號,是當時最豪華頂級的長途客車。前金馬號隨車售票員林文雄說:「當時(民國)50幾年上來的時候,這邊都沒房子這裡都果園。」

聊起金馬號歷史,如數家珍,82歲的林文雄,高中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就是金馬號隨車售票員。林文雄說:「民國51年高商畢業,那時候公路局剛好有在招考男性售票員,進來公路局受訓差不多兩個禮拜以後,再隨車。」

林文雄說:「如果下雨天還是颱風天碰到落石,司機都會停下來讓我們去搬石頭,把石頭移開,所以那時候需要用男性,因為女性比較纖弱一點。」林文雄說:「這是我太太,我們牽手56年,共同生活56年了,從民國56年結婚到現在。我們就都在車站,大家互相看對眼認識的,她是公路局金馬號小姐。」

年過80,儀態依舊優雅,前金馬號小姐林鄭絹,18歲那年進入公路局,從最基層的售票員開始做起。記者陳沿佐VS.前金馬號小姐林鄭絹說:「(那時候當金馬號小姐,是不是覺得很風光啊),沒有耶,很委屈啦,(為什麼啊),每天要面對客人這樣啊。」前金馬號小姐林鄭絹說:「時間到了,沒有上車的旅客請趕快上車,我們就看看車上,該來的都來了坐滿了,口笛一吹就上車出發了。」

林文雄說:「照片這是我太太,她在當金馬號(小姐)的時候,到相館去照的。」身穿及膝窄裙,頭戴船型帽,當時人人稱羨,外型亮麗的金馬號小姐,想加入她們並不容易。除了身高必須達到160公分,並擁有高中以上學歷,還要經過美姿美儀及播音訓練,才能正式上線工作。

林鄭絹說:「那時候的客人比較單純,有的比較囉嗦,會寫紙條給你要約會,去哪裡跳舞,哪裡聽歌這樣子,我就跟他拒絕了不能亂來。」記者陳沿佐VS.前金馬號小姐林鄭絹說:「(老闆娘還會很回味,當時當金馬號小姐嗎),那時候的腰才23現在32了,怎麼不會回味差那麼多。」

蜿蜒公路貫穿古今,承載著無數美麗與哀愁,近年極端氣候加劇,山區交通也迎來新的挑戰。新聞片段(2004.7.3)說:「就是這裡,在中橫公路30公里,東勢通往谷關的路段,大甲溪河床的溪水,跟路面幾乎是一樣高度。」台大土木工程學系教授李鴻源說:「我相信不只是中橫,全台灣的所有的工程,全世界都面臨嚴峻的考驗。」

新聞片段(1999.5.28)說:「山區豪雨不斷,使得中橫公路沿線溪流水位暴漲,溪流夾雜著砂石,把中橫公路兩旁山坡的大樹都沖斷了。」台大地質科學系特聘教授陳文山說:「在這個區域,因為土地邊坡一直沒有穩定下來,所以在極端氣候之下,我想也會造成更大規模崩塌就是了。」

透過百年監測數據,氣象署向全民提出警告。中央氣象署氣候預報科科長羅資婷說:「如果我們以過去,也是1910年到現在,6個百年測站的雨日變化,可以看到雨日是越來越少,百年來少了大概約40.9天,就是超過1個月的這麼多。那雨日減少,雨量沒有很明顯地變化,其實代表降雨強度是增加的,極端降雨增加的時候,會增加像土石流的風險,對於整個道路,還有安全其實都是會有影響的。」

極端氣候事件衝擊公路安全,2004年7月2日敏督利颱風襲台,谷關地區單日雨量突破500毫米,重創中橫,觀測數據顯示,就連颱風走向也可能衝擊公路安危。

羅資婷說:「我們把這些颱風的路徑全部畫出來,可以看到幾乎都是從東北角登陸,然後一直往西北前進。以這樣的路徑,其實它會帶來一些西南氣流,讓中部的降雨,山區的降雨是會比較明顯的。在梅姬颱風,它的9月單日降雨有來到600以上,其實中部測站,它在9月分的月雨量大概就只有300多,所以它單日降雨就可以比月雨量來得多那麼多。代表颱風帶來的極端降雨,對中部山區是有滿大的影響。」

交通部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谷關段工程司白偉吉說:「我們現在位於台8線96K的畢祿溪明隧道,這裡近年因為災害持續擴大的影響,明隧道的災害範圍持續擴大。原來它是一條石溝,那它現在上方因為極端氣候影響,已經變成一個Y字形的石溝。近幾年這種無預警落石情況經常發生,尤其是在大雨之後,因為邊坡遭受雨勢的災害衝擊,所以會發生這種落石石溝的現象。像這裡就是最近一次雨勢災害,造成的落石的情況,因為這種是屬於一種無預警落石的狀況,所以這是對我們在執行業務的時候,是一種滿大的挑戰。」

降雨度增加,邊坡沖蝕擴大,短時強降雨,極端雨量,種種嚴峻氣候考驗,正對中橫脆弱地質進逼威脅。呂正安說:「大家可以看到,它這個邊坡是一個很大的滑動,主要是因為下邊坡,大概500、600公尺的地方,有一個畢祿溪的淘刷,讓它每年會一直往下降。」

中橫公路,台8線93.8公里處,近年以每年1公尺的速度持續下滑,從高空鳥瞰原有道路與新建道路,已有30公尺落差。林壽昌說:「早期使用的工法是RC擋土牆,都要配合地錨讓它鎖固,讓它固定擋土牆的支撐。那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地錨擋土牆,因為整個量體太大了,它沒有辦法承受,所以說它就有破壞的現象。」

林壽昌說:「到後來我們改變思維,使用大的坍方體裡面的地方去取料,然後來做回填,就土方平衡的原理,透過高分子聚合物加勁隔網材料的工法。它是一種柔性的工法,可以承受的變位,可以達到30-50公分,甚至於到1公尺。」

崩塌土方回填降低山體負擔,柔性加勁工法減緩錯動災害,柔性工法,工程建設的新思維嘗試與天災共存。林壽昌說:「從這裡就可以看過去,它這種結構是不需要有RC,就是固定的基礎的。即使說它真正地有破壞了,那麼我們改天,只要它在面層再繼續再增加的話,它並不會喪失它原有的功能。」

極端氣候事件加上無情天災,走過一甲子,通往中橫的安全之路,面對大自然,仍有挑戰與變局。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