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十賢 採訪/撰稿 張書堯 盧松佑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2024年5月間,
新聞片段(2024.5.27)說:「濃濃白煙大量竄出,布滿整棟大樓,消防人員趕緊布好水線,準備入內救災。周姓和李姓消防員爬到一半,疑似氧氣不足,趕快喊Mayday(求救訊號),用無線電求救,最後在2樓到3樓間被尋獲,已經失去生命跡象。」新竹市消防局金山分隊分隊長陳佳民(2024.5.27)說:「濃煙吸附在我同仁的面罩上面,他們擦也擦不掉,完全沒辦法判斷方向。」
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單信瑜說:「它其實也算是比較新的建築物,排煙設備也有自動灑水的設備,給消防人員使用的緊急電梯也是存在的,因為電線的燃燒,導致它連消防設施設備所需要用到的電,同樣電線被燒斷,所以消防設施設備,沒有辦法正常的運作。」一場大火,燒出高樓層建築消防救災難題。
火災過後,新竹市政府透過新聞稿對外表示,將添購9公升大容量氣瓶,雙氣瓶連接器等設備。但第一線救難人員質疑,裝備升級真的就能保障安全嗎。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副理事長鄭少書說:「根據我的經驗,(氣瓶容量)大概8公升就是極限了,到9公升的話配重會不對,會有點往後倒,第2就是體能負荷會比較大。」
單信瑜說:「殉職的原因,並不是他的設施設備不足夠而已,火場裡面的溫度也高,不可能無限地去延長這些時間,讓他在裡面待得非常久。」鄭少書說:「一支氣瓶大概就是用25到30分鐘,調度的人是應該要想一些其他方法,讓派出去的那些兵是有辦法回來的。戴著面罩背一支氣瓶走上樓,是最不應該出現的動作,但是當天卻是下令隊員這樣做。」
記者劉十賢說:「根據內政部統計,目前全國有將近4分之1的住宅,位於11層樓以上的高樓當中,其中以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比例最高。根據法規,這些建築必須要有緊急升降梯等消防設備,但是硬體不代表絕對的安全,華麗建築內部可能有許多看不見的危機。」
中央警察大學消防學系教授兼主任吳貫遠說:「一般人都以為安檢合格就是安全,不是合法就安全,那個合法可能是一個一定程度的安全而已。」單信瑜說:「當管線做完之後,應該在管線的四周,做防火填塞塞起來,可是相對最困難做,而且最不容易被檢查到的。如果沒有辦法符合的話,就會像這次晴空匯的大火一樣,真正的火勢沒有很快速地蔓延,但是煙卻跑得非常地快。」
根據修訂中的電業法,用戶用電設備裝置規則草案,未來新建建築,必須遵守緊急電源與一般電源分開配線等規範,就是為了避免晴空匯悲劇再次上演。但是新法規不溯及既往,全面改善建築消防安全有可能嗎。消防署預防調查組科長李憲忠說:「我們有請經濟部能源署,盡快能夠發布(新版)用戶用電裝備設置規則,讓建築物能夠做一點改善。」
鄭少書說:「這個很久以前(法規)就有講到,要做在一起就要用防火電線。沒有在抓啊,所有的法律不抓就是廢紙。」李憲忠說:「就是因為法律不溯及既往,所以如果它規範後,原則上應該是適用新建的建築物。」鄭少書說:「那就現有的房子,就等於直接放手放棄了。」李憲忠說:「我們會共同來合作,再來輔導這些(既有建物)場所做改善。」鄭少書說:「我沒有要追究過去沒做好,我要追究你現在這1秒鐘不符合這個法規,所以我認為嚴格來講,這不能算是溯及既往,而是要求你立刻改正而已。」
除了建築本身的安全問題,造成消防
消防署綜合企劃組科長龔俊祐說:「(預計將)導入科技救災,透過新科技的應用,來協助我們的消防人員救災。」消防署前組長林金宏說:「買好一點還是會有死角,重點是我們要找出哪幾棟建築物有死角。我請管委會幫我測,然後我給你一套標準,那是不是將來要出去救災的時候,就能夠掌握到轄區哪幾棟建築物,有可能會出現無線電死角的問題。」
高樓火災救援工作是否相對困難,實際觀察全台11層樓以上,住宅比例最高的新北市,遇到火警時,消防員究竟會如何啟動救援。新北市消防局林口分隊隊員黃清樺說:「平常訓練都會做(高樓救災模擬),讓大家習慣救災的現場。」
關閉防火門,固守安全區劃。林金宏說:「火場要跑是一個最大的迷思。逃生路徑上沒有煙熱,你可以選擇逃,但是逃的時候要往下,這是原則。如果今天已經看到有煙,或者是有熱,基本上就不主張你跑。」
勿貿然移動,防避濃煙蔓延。中央警察大學消防學系教授兼主任吳貫遠說:「一般住宅大門都是有防火時效的,至少都會有1個小時以上,我猜他會比你貿然跑出去,遭受濃煙還要危害更小。」吳貫遠說:「(管委會)去教導如何使用滅火器跟大樓避難,是非常有效的。火災研究這麼多年,我覺得設備建材設施,外部的搶救都很重要,可是內部自己本身住在那裡的人,要逃生的人,自己多少有一點點危機意識。」
提高危機意識,預防勝於救災。張創雄說:「住在高樓的民眾,平常對自己的家戶環境一定要有所了解,平常可以做好家庭逃生計畫,絕對比災時的搶救更重要。沒有消防員受傷的救災,才算是一個成功的救災,為了更快地撲滅火勢,或是為了更快地搶救民眾出來,然後讓同仁殉職,這個是對我們來說,會是最大的痛苦,也是我們最不願意承擔的後果。」
2019年大雅大火二位消防員殉職,2021年喬友大火一位消防員殉職,2023年喬友大火四位消防員殉職,2024年新竹大火二位消防員殉職。
大火無情燃盡了生命,每一次災難彷彿都是警訊,提醒著千萬別重蹈覆轍,每一場火警,都要全身而退,沒有人該因此犧牲。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